分享

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8)

 墨香笙樵 2017-10-23

围攻寿州:刘彦贞求胜心切,甚至不让唐军吃饭,就挥师北上,杀向周军,寿州城中的刘仁赡急忙劝阻:"唐军远道而来,我军应该守住寿州,以逸待劳,况且周军的后备军队即将赶到,现在不是决战的时候,望将军三思!"刘彦贞一意孤行,没有采纳刘仁赡的建议,催赶着唐军进攻周军。果然,不出刘仁赡所料,周军杀着杀着就感觉不对,因为这时周军的第二梯队李重进部正好度过淮河,周军都是饱餐战饭后加入的战斗,自然精神饱满,士气大胜,直扑过来,刘彦贞也是鬼使神差,不知从哪里学的"铁索连环马",他下令马军在前,把战马用铁条连接起来,马卒手持木刻怪兽盾牌,称“揵马脾”,为了阻止周军过来,在马军前面撒下无数的铁蒺藜。周军是见过大世面的,中原五朝,连年混战,经验丰富,面对这个活宝,都狂笑不止。李重进也是周军猛将,一声令下,两军开始惨烈的厮杀,周军兵精将勇,唐军战前也是做过战前动员的,自是正义之师,开始也是猛龙过江,但杀着杀着就体力不支了,饿的眼冒金星,前军又被连在一起,动弹不得,结果,没有战斗,只有屠杀,唐军主力死伤殆尽,赴尸三十里,淮河里血腥冲天,刘彦贞光荣殉国。前来助阵的姚凤、皇甫晖看到周军如此不好惹,就后撤到了清流关(今安徽滁县),而镇守滁州的地方军政长官王绍颜干脆弃城而逃。战争本来就是灵活机动的,而刘彦贞不懂军事常识,又不让军兵吃饭,简直是愚昧至极,可惜数万唐军,白白送命。真不知道李景是怎么识人用人的,竟然派出这等货色。又过几日,柴荣御驾亲征,来到前线,让李重进代替“逃跑将军”李穀,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

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8)刘仁赡

柴荣扎营于淝水北岸后,开始猛攻寿州城,寿州是淮南门户,刘仁赡早就做好防御准备,自是滚木雷石,箭如飞蝗!一时没有攻下来,柴荣又急调河南、山东、苏北数十万壮丁来到寿州城下,协助官军攻城,但,又一次一次的被打退,周军连续猛攻,不分昼夜,狂攻不止。周军架起云梯,四面围攻,周军一拨倒下,一拨又来。城下擂鼓吹号助威,喊杀震天,而外围的唐军根本打不进来,只好在外观战,都说唐庄宗李存勖英武神勇,经常亲冒雨箭上阵督战,柴荣比起李存勖更加勇武。柴荣坐在胡床上,左右侍卫抱剑而立,柴荣指挥三军攻城,这个场景正好让刘仁赡看到,心想:“擒贼先擒王,如果能了结柴荣,大局就会因此而改变!”。遂取出一张雕胎弓,挽弓搭箭,射向柴荣,因为距离太远,箭落在离柴荣几步之遥的地方。柴荣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看到刘仁赡在放冷箭,便喝令手下把胡床搬到刘仁赡箭能射到的地方,众臣大惊,忙上前劝谏 :“锋镝无情,陛下一身系于天下,不可轻蹈险地,请陛下且避一避。”柴荣大笑道:“如果刘仁赡能一箭射死一个皇帝,那天下还会有皇帝吗?你们怕,朕不怕!”侍卫只能照办。关于柴荣的英雄壮举,史家极力赞赏:以周世宗之神武确断,当矢石而不惧。予观自古帝王之达者一人而已。不要说五代,纵观夏商至明清,上下五千年,有几个能比得上柴荣的英雄好汉?答案是基本没有!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8)

柴荣

柴荣招呼刘仁赡:“刘将军,朝朕这射!若箭不够,朕可以给你。”刘仁赡也没客气,挽弓再射,可这只箭又在离柴荣不远的地方落啦下来。刘仁赡大惊:“怎么就是射不死柴荣呢?难道是天要灭我大唐?!”丢弓于地,仰天长哭:“此城必破,我必不守,但,身是唐臣,终不做乞生之虏!唯有一死,报我君王!”柴荣攻不下寿州城,刘仁赡也射不死柴荣,两军处于僵持于此,令柴荣没有想到的是刘仁赡如此的忠勇,于是,遣使去城中劝降:“刘将军忠勇无二,义烈可风,但寿春孤城,终不能抗十万无敌王师。两军死战于此,城中百姓何罪之有,受此惊恐?倘若归降,位不失三公!”刘仁赡把来使乱棍打出:“转告你家主公,我刘仁赡誓死不做投降之虏!”柴荣又带着几个侍卫,在城下苦劝:“刘公这是何苦?李景昏庸,早晚会被朕生俘汴梁,公为何人守城!?朕素闻刘公肝胆雄略,若能随朕顺天应民,征战天下,荡平四海,我万民之福,公何不弃暗投明,为天下百姓计!”刘仁赡微笑不从,答:“仁赡效节唐室,自当全一而终,今日之事,唯有死战!”柴荣深谙兵法要诀,知道如果大军久疲于此,士气低落,如果唐军援军与刘仁赡合力,那胜负难料,于是决定先攻打南唐的外围,派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带着禁军一部夜袭清流关,拔掉南唐国都金陵的外围要塞,对于李景是很大威慑,同时也让刘仁赡孤立无助。赵匡胤来到清流关,皇甫晖看到周军来啦,做好迎战准备,赵匡胤从皇甫晖身后杀出,皇甫晖不知周军底细,不敢恋战,撤入滁州。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8)

赵普

赵匡胤随后赶到,皇甫晖说:“姓赵的,你我各为其主,没有私仇,有种的等我出城排好阵,咱们再决一雌雄,敢不敢?”赵匡胤喊道:“君子不趁人之危,我等你就是!”两人来在阵前,你来我往战在一处,只几个回合,赵匡胤一个蛟龙出水将皇甫晖打于马下,军兵一拥而上,把皇甫晖绑啦个结结实实,姚凤看到皇甫晖被拿,纵马上前,又几个回合,姚凤也落于马下,五花大绑,押于周营中,赵匡胤率军入城。是日晚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奉柴荣命,前来帮助赵匡胤守滁州,兵临城下时,已是三更半夜,赵弘殷在城下扣门叫关,赵匡胤知道是父亲来啦,但这里不是讲私情的地方,便大声回到:“你我虽是父子,但匡胤为国守城,夜黑不识军情,不敢放大人进来。”直到天光见亮,赵匡胤才亲迎赵弘殷进城。赵匡胤公事公办,确实值得称道(也许是在作秀,来诈取柴荣的信任,这个是不无可能的),也许是赵匡胤是想多立军功,多博取点富贵,但,可观的说,赵匡胤这种态度,千载都不会丧失其借鉴意义,当今有很多人,都利用手中的权利,中饱私囊,用人唯亲,把个人私欲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实在是无耻至极。古今一帝——柴荣的一生(8)

赵匡胤

如果都要能像现在的赵匡胤一样秉公执法,天下能不太平,都很难了!柴荣对此事大加赞赏,为给赵匡胤找个帮手,宰相范质推荐了远在永兴节度使刘词门下的幕僚赵普来做滁州军事判官,二赵五百年前本是一家,又是同乡,关系自然一处就好。赵普是历史上著名的半吊子宰相,相宋二十余年,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赵普说的!唐军经过几场挫折,士气大沮,李景看柴荣比自己想象的厉害多了,急忙派人言和,柴荣志在天下,岂能答应,于是分兵派将,开始了又一轮猛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