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杏林新篇、实用中医药杂志 药量不是越大越好有些人去找医生看病,总是希望把药量开大一点,以为这样效果好,病好起来也就快。更有一些患者不尊重医生,随意将两剂药合并一起吃。这种想法和做法应坚决避免。 一张中医处方是医生通过辨证论治,充分考虑了病人的各方面因素之后,根据病人目前的病情需要开出来的。每味药的剂量用法不一,作用也不一样。 如人参可加强多种动物心脏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时,其强心作用更明显。大剂量则减弱收缩力和减慢心率。人参对血压的影响也是如此,小剂量的人参可使麻醉动物血压升高,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 有些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巴豆、牵牛等使用剂量都有一定限制,不可以随便加量,以防中毒。有的苦寒药物如龙胆草、黄连、黄柏、大黄等,也宜小量使用,尤其对脾胃虚寒的人更宜慎重,否则会引起脱痛腹泻的不良反应。香燥药物的用量习惯上也不应大,如木香、砂仁、细辛等,过大易伤津耗气。 由此可见,药量不是“越大越好”,只有对症用药,才能适合病情,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治病妙在用量据说在解放以前,成都有一姓雷的中医,每每用药,以两而论,就连大热性的干姜附片,也敢开上半斤,人称“雷胆大”。吃他开的药,要专门用一大砂锅煎熬,但看病者络绎不绝。 而在近郊小镇有一姓李的名医,处方用药时每味中药不超过一钱,一剂中药用茶盅即可熬煮。人称“胆小李”,就诊者也门庭若市。 再说儿科的名医“王小儿”,擅长用银翘散治病,子承父业,也用银翘散。一天,服了儿子的银翘散无效的家长来求其父,王小儿拿着儿子的处方,一味药未改,只是调整了药物剂量,却立竿见影。所以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 中医治病,其用药剂量的大小因人、因时、因证而定,不过,药量往往决定着它的功效。 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在桂枝汤中用9克桂枝,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而在五菩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肤气化功能之作用。 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当然中药用量也有总的原则。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特别是有毒之品,使用要慎重,以免中毒或耗伤正气。凡属花、叶等轻宣发散、芳香走窜的药物,用量亦不宜过大。有些药物则非用重剂不可。如药力平缓的玉竹,质重的石膏以及金、石、贝类药都用重剂。一般一味药单用,用量宜重,而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汤剂用量宜重,丸剂、散剂用量宜轻。 小儿和老人用药量应低于成年人,体弱患者可轻于体质壮实者,妇女用药量应轻于男子。同样是风寒感冒,在寒冷的季节或北方,要用发散重剂才有效。而在炎热的夏季或南方,则不宜过于发散,以防汗出过多,变生弊端。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经方亦不例外。反思其故,或曰方不对证,或曰加减欠妥,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我们在学经方时,只背诵了条文脉证和药物名称,而忽略了每味药的原剂量有关。 百代宗师张仲景在用药剂量方面,是深思熟虑严格考究的据统计,《伤寒论》用药出现率最高的是甘草(70方次);作为主药在方中用量最大为4两(方次),作为调和药,用量最小的仅36铢(1/4两),用量大小之比为16:1此外,茯苓共用了15方次,其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用量为半斤,麻黄升麻汤中茯苓仅用6铢,用量大小之比为32:1。 《金匮要略》泽泻汤中泽泻用5两,而白术仅用2两;瓜蒌薤白白酒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二方都用薤白、白酒,但用量迥异;茵陈篙汤方中茵陈用6两(约今93。6g)而桅子14枚(约今17g)等等。因此,我们学习“经方”,只记药名还不够,必须记住每一味药的原剂量。 当然,运用“经方”,不能原方照搬,但活用也该有个法度,对其中药物剂量,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最要紧的是通过原方剂量,掌握方中各药物之间的用量比例,再根据临床实际按比例调整剂量。 对于“经方”,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其药物剂量最能体现该药在方中的地位,如黄连阿胶汤中之黄连,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等;如果方中剂量的比例不正确,就可能改变原方的主治意图。再如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原方剂量为1斤,如果按习惯仅用10~30g可能很难获得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效果。 现以小柴胡汤为例,原方剂量柴胡8两(124.8g)大枣12枚(36g)半夏半升(29g)人参3两(46.8g),黄芩3两(46.8g)甘草3两(46.8g),剂量之比为3.5:1:0.8:1.3:1.3:1.3。如柴胡用35g,则大枣该用10g,半夏8g、人参、黄芩、甘草各13g,剂量之序为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枣、半夏;如果半夏剂量用得比柴胡还大,恐怕就无小柴胡汤的功效了。 总之,中医用药剂量的轻重,对疗效常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用药量的大小,取决于正确掌握药与证,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才可提高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