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司马懿给出了这句话评价,真是一针见血

 jqjb2vl0ybntdo 2017-10-25 发布于吉林

千古流芳的《隆中对》,是未出茅庐的卧龙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恢复汉室的最高战略方针。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目标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占据荆州和益州,把这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大本营;第二步,分布两路,进取中原,最终实现恢复汉室的目标。

经过一千多年的美化与渲染,诸葛亮早已成为了“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毋庸置疑,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众人皆知,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有着最详细的记载。

问题来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有没有缺点呢?有的。毛主席曾说过认为蜀汉灭亡就开始于《隆中对》,并给出了“蜀汉灭亡其始误于隆中,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的评价。

在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失街亭斩马谡”。对于这一点,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提醒过诸葛亮,他认为马谡不堪大用,可是诸葛亮没能听得进去,最终还是丢掉了街亭。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对诸葛亮有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什么意思?陈寿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最擅长的是治理国家,而领兵打仗不是他所擅长的。然而,经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过,笔者认为只有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对其的评价,是最靠谱的,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司马懿斗得不亦乐乎。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中与诸葛亮正面进行交锋,仅有两次。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被丑化的人物,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他是三国最后的赢家,比诸葛亮要高明。司马懿最大智谋在于“不战,致使亮自败。”

在司马懿心目中,被奉为神明的诸葛亮有一个最大缺点,“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志向很大,善于谋划但谨小慎微,不善于决断。即使手握重兵,他也不懂得权变的道理,最终还是要败在我司马懿手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