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是战略管理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中国企业应该将战略回顾独立为第三个环节! 所谓战略是为了解决组织的定位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对目标的确立、分解和执行控制的管理,其输出有策略、关键任务、资源配置和关键控制点等,一般企业在半年时会分析战略执行情况,并调整优化下半年的策略、任务与节奏,以完成年度目标。半年是一个关键控制的时间点,在西方企业一般将任务的截止时间叫deadline,是在强调时间节点的重要性,这当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而目标、任务工作质量的检查是更重要的,而中国企业发展的时间不长,市场化程度不足在战略管理上的表现就是对战略目标的随意性,很多人在制定目标时战略意图不清晰,拍脑袋制定不可能的目标指标,制定后基本不执行,依然是惯性思维的每天看似很忙,这就使得资源的投放与战略意图方向不一致,执行工作与战略任务不匹配,战略目标与工作过程脱节,从而使得战略管理失去意义! 销售队伍对于收入的严酷检核使得任务和节奏都不易失控,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长期战略的策略转化为任务不足,战略任务的资源匹配不足,当然常常也有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不是个别现象); 很奇怪的是研发团队容易目标丢失或者目标侵蚀,互联网创新更加重了这种不一致,很多所谓的创新不符合战略需要,也毫无经济价值,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作为成果,不忘初心对照目标安排任务就变得很重要,成功的路径不多,失败的路径千万条,珍惜有限的组织资源,不要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心灵鸡汤是摆脱“理由”的关键。 对于运营体系来说,公共资源配置管理和组织职能指标体系的建设是关键,所有的目标和指标必须关联到真正的客户而不是内部客户,关注到经济收益、成本降低,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上才是正道,所有自说自话的管理考核都是耍流氓,必定带来数字很好看,文章很漂亮,结果很糟糕。 对于半年,是年度目标进程过半的时候,这时主要是时间、成本过半,资源配置与部署完成并跑起来了,作为一家企业是否成熟的标识之一,看企业是否在半年做资源部署和经理层的重大调整,除非不得已,半年不适合重大的资源配置变化,原理在于策略的部署和执行,与成果的显现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过程,但各行业差异很大,需要中间过程指标做补充…… 半年的战略执行评价的工具依然以平衡计分卡为好,针对行业的不同可能需要增减,但不宜过于复杂。 其实,对于个体作为职业经理人,半年的反思特别是工作思路、方法、人员选用与评价,自我提升与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
|
来自: Alexandre18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