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梅戏教案
2017-10-26 | 阅:  转:  |  分享 
  
黄梅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

2知道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3学习一些经典黄梅戏唱段的演唱;

4学习黄梅戏中一些基本的身段,经典的黄梅戏配以身段进行教学;5了解经典黄梅戏唱段中安庆方言的念白。

二教学目的

1提高、培养学生学习黄梅戏的兴趣

2让学生掌握一些经典唱段的演唱、念白及身段,对黄梅戏里的唱、念和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黄梅戏这个年轻却充满魅力的剧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这个让我们安徽人应以为傲的民族艺术

4让学生发展一项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教学内容

三总的时间分配:

一共为十三周的教学时间。

第1周:两个课时,利用多媒体,介绍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欣赏一些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视频。

第2-6周,共5周的时间,学习经典黄梅戏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的演唱和身段,前两周学习演唱,使学生能跟着原唱演唱。之后开始学习一些黄梅戏的基本身段,在4-6周的时间内,演唱与身段结合着练习,第6周用一个课时让学生跟着伴奏配以身段练习,对前面的演唱和身段的学习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7-10周,共4周的时间,学习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7、8周我们学习这个唱段的演唱,经过两周的学习基本掌握其唱腔,能跟原唱演唱,9、10我们开始学习其清唱的简单的身段,在学习身段是同时巩固和加强演唱,第10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跟着伴奏配以身段进行练习,复习和加强这个唱段的演唱和身段。

第11-12周,共2周时间,前期通过对两个经典唱段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的演唱和身段表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通过经典唱段《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让学生了解黄梅戏中用安庆的地方方言来念白的艺术特点,并学习通过学习《对花》这一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演唱体会别具特色的安庆文化。

第13周,对前面学习的唱段进行复习,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型的比赛,比赛内容为我们前期所学的唱段,对大家前期的黄梅戏学习的情况做一次评估。

四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我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与历史悠久早负盛名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她是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安徽)、鄂(湖北)、赣(江西)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委婉动听的特点,广受人们喜爱,迅速流行于全中国甚至于海外。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安庆作为她发展成长的地方而被人们称为:黄梅戏艺术之乡,一大批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是来自于安庆。

五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祖籍安徽桐城。在23年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演质朴细腻、塑造过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马兰,安徽太湖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马兰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献花(0)
+1
(本文系西贝琴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