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中宝| 峄山摩崖刻经(上)

 啟胜 2017-10-26 发布于湖北

峄山摩崖刻经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局部)


《峄山摩崖刻经》在邹城东南6公里峄山上。刻经两处:一处在五华峰“光风霁月”石上,另一处在山腰乌龙石妖精洞侧。五华峰刻经纵2.5米,横6 .2米,7行,共98字,由于风化残损,现存72字,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妖精洞刻经,面东,竖高4.5米,宽3.1米,经文7行,98字,现存75字,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右上角有题字一行“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珍陀”,考《北史》、《北齐书》均有斛律太保记述,证明峄山刻经刊刻于北齐武平三年(573年)。刻经书法以隶意为主,结体严谨,雄浑简穆,端整古秀,是北齐刻经的上乘佳作。峄山刻经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陈浩

《艺索》现已开通留言功能

快点右下方跟我聊聊


 我们致力传扬优秀艺术 

 需要您的关注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