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臣壶的诗文款识艺术探究

 Frank吴朝光 2017-10-26 发布于江苏

15 2 Vol.15 No.2 2013 6 Journal of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e 2013

孟臣壶的诗文款识艺术探究

王丰丰

(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福 363000)

要:从搜集整理的近百件孟臣壶标本资料入手,列表介绍,对孟臣壶的诗文款识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分析其 艺术特点及广泛出现的原因,以此表现孟臣壶富有浓郁文人气息的诗文款识艺术。

关键词:惠孟臣;诗文;款识;文人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3)02-0044-06

一、孟臣壶的艺术特征

惠孟臣, 明代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后世对其人资料甚少,清代文 [1]学家吴骞在所《阳羡名陶录里提到:惠孟臣不详何时人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又言:海宁安 国寺六月廿九日香市最盛俗称齐丰宿山于时货骈集得一壶有唐诗云入西津一片明

[2]句,旁署孟臣制,十字皆行书,制浑朴,而笔法绝类褚河南,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这也是关于 惠孟臣最早的文字记载惠孟臣的作品以小壶居多造型精妙色多朱紫壶式有圆有扁造型上以梨形、 鼓腹居多工艺简洁洗炼壶身光泽莹润线条圆转秀美孟臣壶尤以所制梨形壶最具影响其擅制 壶,后世称为孟臣壶,因壶身轻巧,尤适合于饮功夫茶,故孟臣壶以及类似的小圆壶在闽南粤东功夫茶 俗盛行的地区尤为盛行在闽南大量的出土紫砂壶中除了时大彬陈鸣远这些大家的刻款外最常 应是惠孟臣的扁鼓形圆壶思亭款的梨形圆壶其中惠孟臣的款识最多对于闽南人和粤东茶人眼中 孟臣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闽南人甚至把所有的紫砂壶都称为孟臣孟臣壶成了宜兴紫砂壶的别称。 惠孟臣制壶除注重壶体浑朴精妙的造型艺术外,尤注重铭刻书法。其刻款书体娟秀,不离唐贤风格, 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根据《阳羡名陶录》等史料及距今发现的出土及传世文物判断,孟臣壶的 一个主要特征,是其款识形式一般在五或七字的诗句或吉祥语闲章下镌刻署名。

笔者在整理家父遗稿的过程中搜集整理了一部分闽南地区孟臣壶的资料通过对其诗文款识的简要 归纳和整理共整理出 76 种诗文款(见附表 1)。共含:四字诗款 5 署款孟臣”4 孟臣”1 五言诗款 32 中署款”27 孟臣制”5 七言款诗文款式 39 其中署款”13 件, 孟臣制”25 件,惠孟臣”1 件。其中含印款共 9 种,占总数的 12%。刻款共 67 件,占总数的 88%。这些 标本资料有源自博物馆馆藏也有出自民间收藏品主要是出土物少数传世品壶形以圆壶梨形 臣为最多。

从款内容上看孟臣壶诗文款通常选用一句古代诗词句以五言或七言诗句居多七言款多以前四 后三分写成两行五言款以前三后二两行或前四后一分两行排字少量用主人月下甘泉 玉山居等四字款。诗款内容主要结合饮茶的意境,与修身养性相关,常出现清风、明月、清泉、花香、 白云山色流水酒等字眼带有浓郁的文人气息署款以为多孟臣制次之少量署

收稿日期:2013,04,12

作者简介:王丰丰(1982),男,福建漳浦人,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文博考古。

1/6页

王丰丰:孟臣壶的诗文款识艺术探究 2 45

孟臣,在这批诗款壶中,未见惠孟臣制。在搜集整理的这些诗句中,共有3 5 句有典可循,其中以唐诗 名家诗句为最多,绝大部分是沿用古句,但也有少数化用前人诗句,如天香云外来化用唐宋之问《灵隐 寺》中的天香云外飘诗句;十里紫荷香则化用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中的凭栏十里紫荷香

除了唐诗以外所搜集的款识还有出自宋朝诗句另有宋词元曲联对等引用最早的 诗句年代应该是晋代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中的不堪持赠君诗句。除以上诗句外,还有 一半左右的诗句无典可循,但诗句古雅,充满情趣,虽不可考,也应出自文人雅士的诗情雅趣。

表现手法上以刻写为主兼部分印款 76 署诗款中 67 件为其中 9 件为楷书 行书或行草,基本都是在未干的陶土上用竹刀单刀刻划后烧制而成,如漳浦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孟臣制款朱泥小壶壶底用竹刀刻划出的明月三人太白杯 孟臣三行刻款字作三个边弧形成狂草 三人太白四字刻写较为工整。孟臣制落款又恢复近于草书一类,笔法富于变化。在刻写的款识, 部分并用钤印;另有 9 件仅用印款印款多选择五言诗少量七言诗以楷书居多少量篆书这也是充 分利用了行书流利潇洒的用笔特点提按明显节奏感强这样的笔法及书体特征正好便于创造艺 境。不呆板,不过于严谨,又不大开大合,放任自由。此外,行书介于楷、草之间,也简便易识。

二、孟臣壶多诗文款识的原因

为何在孟臣壶中出现如此之多的诗文款识,主要有以下原因:

1.陶瓷与诗文的契合历经各时代发展已趋于成熟 把文字装饰于陶瓷器最早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文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化符号开文字装饰陶瓷的

先河在我国陶瓷史上唐以前陶瓷器上的装饰较为少见而出现诗文则更少直至唐代长沙窑 在陶瓷器中出现诗文装饰的新局面它将中国的诗文艺术融入了陶瓷迄今为止发现长沙窑瓷器上书有诗 句达一百多首这些诗文多以毛笔书写其文字行楷皆有或书写或刻划尤具意义的是 的诗文大部分《全唐诗中没有收录故而为研究唐代的文学和书法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到宋 时期磁州窑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并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为世人所称道随着其白地黑花工艺的日趋成 熟,诗词广泛在瓷器中出现,到了明代中晚期,诞生了陶瓷书诗画,陶瓷绘画诗文得以流传与发展。清 代陶瓷的诗文装饰极为盛行如康熙朝盛行短篇古文为饰乾隆朝的御题诗将唐代开创的诗文装饰形式 推向了极致,这些都为紫砂壶诗文款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款识艺术符合文人审美观 吴骞记载中所见到的孟臣壶底有唐诗七言诗句,旁署孟臣制,十字皆行

书,制浑朴,而笔法绝类褚

河南。褚河南即褚遂良,书法学欧阳询,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 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直接说明了惠孟臣以诗句作为款识及其笔法的特征而这种特 恰恰符合文人的审美观念从明朝开始直至清代饮茶逐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但文人雅士仍是最广泛的消费人群之一。明代,是中国文人撰写茶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入清以后明代简约雅致的茶风仍在文人雅士间流传一直延续到清末诸如袁枚郑板桥等文人嗜 茶皆有史可载而周亮工朱彝尊连横纳兰性德曹寅金农等诗人都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诗词传世。 也充分说明文人对茶的独钟情结。

文人好茶是因为茶既能排遣孤闷心旷神怡更有助于文人对文学情境的创造诱发诗兴 作灵感故文友相叙吟诗联句常常与佳茗相伴茶道显示了中国文人所特有的人生哲学和审美理想 放性灵是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 清心空灵正好符合文人的心态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 山中一杯茶,文人把每次品茶当成一次情感与自然交融的过程,故讲究泡饮技艺,而泡茶离不开茶具。

明末清初人茶文化的兴旺必然响到茶具的制作文人喜欢紫砂壶紫砂壶的色泽因泥的特性,自然而沉着没有火气恰如文人内敛修身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处世风格古代还有不少文人还 手参与设计壶式,如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相传由他的设计东坡提梁壶式至今流传,正是由于文人骚客

2/6页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6 2013

们的喜爱甚至介入使原本就极具文人艺术特性的紫砂壶更符合文人的口味自然而然成为了文人情感的载体而孟臣壶这种浑朴精妙不大拙大巧的茶具在壶本身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形式成为更具生命 性的艺术品。

3.被匠师有意识的加以模仿 在具有广泛文人需求的茶具市场作用下窑场的工匠们逐渐不单纯满足壶

本身的实用性及民间阶层的

欣赏口味而且也考虑到士大夫文人对文化艺术的偏好和需求因此惠孟臣以古诗句作为款识的做法及其 笔法的特征被匠师刻意模仿有意识地进行诗词艺术的包装提升壶的文化品味闽南民间崇尚的宜兴壶 标准为一无名,无思亭,三逸公,四孟臣(一说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说明民间对孟臣 壶的推崇之至。而在惠孟臣死后三百多年,仍有孟臣款紫砂壶不断被发现。清人金武祥在《海珠边琐》 中提到: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逸公小壶触目皆是。二十世纪六七十代,甚至闽南地区 大多数农户家中几乎都有一两把带孟臣款识的小壶,足见孟臣壶仿制之深。另外,除了落孟臣款的仿 制小壶外民间还有相当一部分署其它名(或不署名)但却也具有诗文款识特征的紫砂壶也有部 自于惠孟臣的影响。

孟臣壶为文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便利陶较易体现并保留书法艺术的最好材质陶刻则是紫砂装饰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法诗词融入了陶壶陶壶表达了情感在文人和匠师的生花妙笔之下寥寥数笔 洒自如。

1: 孟臣壶诗文款识出处表

序号 诗文款识款识方式落款匠名诗句出处

圆壶山水主人刻款孟臣不详1

掇球月下甘泉刻款孟臣不详2

3 文旦白玉山居刻款孟臣不详

圆壶玉珍之玩印款孟臣不详4

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 孟臣秋中明月刻款孟臣制5 友玩月》

刘禹锡 《蜀先主庙》 扁鼓天地英雄气刻款孟臣6

圆球天香云外来刻款孟臣 宋之问《灵隐寺》7

高圆、

山中一古人印款孟臣不详8 君德

孟臣 曾为大梁客印款孟臣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9

小掇球明月清风客刻款孟臣不详10

高梨明月水中天刻款孟臣不详11

圆壶玉川以伴岭刻款孟臣不详12

圆壶以此汲古功刻款孟臣不详13

鼓形一自有山川刻款孟臣不详14

孟臣明月出天山刻款孟臣 李白《 关山月》15

3/6页

王丰丰:孟臣壶的诗文款识艺术探究 2 47

龙蛋茗香长宝贵刻款孟臣不详16

(元)汪元亨 《轩窗秋风桂子,双

圆三足秋风桂子香刻款孟臣17 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

云门和尚《颂》 孟臣丹桂香千里刻款孟臣18

高梨白云一勺平刻款孟臣不详19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 高梨不堪持赠君刻款孟臣20 答》

邬仁卿 《初学晬盘上》 鼓形花香入酒杯刻款孟臣21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扁圆平生一片心刻款孟臣22

双球水流花自放印款孟臣不详23

扁圆直上江水流刻款孟臣不详24

25 孟臣十里紫荷香印款孟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圆壶亦足以叙情刻款孟臣不详26

君德几生修后到刻款孟臣不详27

掇球、

孟臣、 清泉石上流印款孟臣王维《山居秋暝》28 尖梨

圆壶、

孟臣 中有十分香刻款孟臣不详29

扁鼓

解司马之渴刻款孟臣不详30

掇球名壶鹤飞香印款孟臣不详31

掇球臣心矢介如印款孟臣林云鹤《壮帝居和题壁诗》32

孟臣石窗生白云刻款孟臣制不详33

不详34 莲子明月清风客刻款孟臣制

孟贯《赠隐者》

高圆知君于此景刻款孟臣制35

扁鼓、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印款孟臣制36 孟臣 不详 孟臣 宋代 汪洙《神童诗》 读书不负人刻款孟臣制37

孟臣诗成珠玉此唐人刻款孟臣不详38

不详

孟臣好鸟催诗语亦清刻款孟臣39

孟臣江城五月落梅花刻款孟臣《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40

孟臣、

花落鸟啼水自流刻款孟臣不详41 掇球

4/6页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8 2013

沈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 孟臣竹里泉声百道飞刻款孟臣42 应制》

佚名 时古对类 圆壶吟到梅花句亦香刻款孟臣43

圆壶月白风清别有天刻款孟臣不详44

掇球月落乌啼霜满天刻款孟臣张继《枫桥夜泊》45

孟臣、

一枝花入上林春刻款孟臣不详46 圆壶 矮梨 月明林下坐吟诗刻款孟臣不详47

孟臣二水中分白鹭洲刻款孟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48

矮梨平生四百三峰游刻款孟臣不详49

50 孟臣竹窗伴月夜访茶刻款孟臣不详

扁鼓十二楼中月自明刻款孟臣制温庭筠《瑶瑟怨》51

尖梨半榻无人共月吟刻款孟臣制不详52

孟臣天香小样牡丹花刻款孟臣制不详53

孟臣寒夜客来茶当酒刻款孟臣制 杜耒 《寒夜》54

孟臣李白乘舟将欲行刻款孟臣制 李白 赠汪伦》55

圆壶、 蔡襄《上元应制》 56 天上春光留此夕刻款孟臣制思亭 掇球 孟臣制不详57 石舞风清竹屋? 刻款鼓壶、

孟臣、

掇球、 香在兰居味相茶印款孟臣制不详58

圆壶 孟臣、 高梨、 圆壶 明月三人太白杯刻款孟臣制不详59

孟臣、 圆壶

月到天中分外明刻款孟臣制不详60 孟臣

白云一片去悠悠刻款孟臣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1

掇球石门柳绿清明市刻款孟臣制 范成大《暮春上塘道中》62

圆壶一片冰心在玉壶刻款孟臣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3

孟臣寒山半出白云中刻款孟臣制不详64

扁鼓秋中明月清如水刻款孟臣制不详65

掇球明月一天凉似水刻款孟臣制不详66

5/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