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亦是老师

 含羞草885 2017-10-27 发布于吉林

学生亦是老师

三源浦镇中心校 韩晓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句开头,是在每年期末总结中经常用到的,而今天我把它用在这篇教学故事的开头,原因是在这眨眼间我已进入了我教学生涯的第二十年。二十年中,前八年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后十二年我是一名班主任教师,应该说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故事我应该积累了不少,可静下心来回忆,能想起的屈指可数,而这屈指可数的大都发生在我作为班主任接手的第一个班级,也就是十二年前接手的班级。

    那时候,因为刚刚步入班主任岗位,对教材不了解,虽然精心备课,但却总会发现,某些知识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是在五年级学“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时,教材中的方法是把两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分别一一列举,当然倍数只需列出几个就可以,然后把公有的因数或倍数,竖着圈出来,再找出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即可。或者画出两个交叉的圆圈,在交叉处列举公因数或公倍数,独立圈内各写各的因数或倍数,这两种方法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用。在教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现学生总会有落写因数的情况,导致找出的最大公因数不准,数越大落得越严重,但班级中的一名女孩名叫赵艺,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当然她是一名优生中的优生,掌握的好很正常,可关键她用的不是这两种方法,而是教材中在“你知道吗”当中提到的“短除法”,那是不需要学生学会的。我就问她:“你怎么学会的?”她说:“我妈妈教我的。”她妈妈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于是我就看她做此类题,发现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特别简单。如果其他学生掌握的话,应该会避免上面发生的落写因数,而找不准最大公因数的情况,所以我马上在当天的课堂上,又教了孩子们用短除法解决这类问题,预料中的学生真的很喜欢用,因为方便、简单、不容易出错。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在那之后,孩子们小学毕业了,我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在讲过教材中的两种方法后,再教会学生运用第三种方法,学习效果也不错。到了现在的这个班级,我依然在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学生掌握的都非常好。好像是从那以后,我会经常观察赵艺做题,她用的方法简单易理解,我就会马上教给其他学生,因为那是她妈妈教给她的一条条捷径,我这个经验少的教师,就是在那对母女不知不觉传授的学习经验中,度过了我初为班主任的迷茫时期。

回想我记忆中学生的名字,“赵艺”是我随口就能喊出的,因为在那时,她不仅仅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很幸运的在我从事班主任的第一年就遇到了她和她的母亲,正是她们对学习的一丝不苟和不断钻研,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现有教材的学习和讲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这让我在这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受益匪浅,也让我所教的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