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剧名家傅全香驾鹤西去|十姐妹天上重聚

 昵称903511 2017-10-27 发布于河南


2017-10-26 




10月24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在上海病逝,享年94岁。她的离去,为上海”越剧十姐妹“、为越剧这个群星云集的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越剧十姐妹”有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傅全香,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上世纪50年代,她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创立了越剧“傅派”。


《梁祝·楼台会》-记得草桥两结拜


《情探》选段(傅全香 陆锦花 张东珍)




民国爱情:

傅全香&刘健:千封情书,一世爱恋


枕流公寓初相见,千封情书旧相识。

爱情路上历经磨难艰辛,依然执子之手,共度一生。



他们是傅全香和刘健。


一个越剧名伶,一个海归才子。


傅全香出生于浙江嵊县一户贫苦人家,傅全香9岁便进入当地四季春科班学唱花旦,父亲为科班的打鼓佬。母亲在科班做杂工。


1938年,父母相继病故,面对年过花甲的祖母和年幼的妹妹,傅全香选择独闯上海滩,正式开始了戏子生涯。那年她14岁。


初到上海,傅全香便因出演《箍桶记》而打开了名气。



紧接着,应当时越剧名角袁雪芬邀请,她出演了《恒娘》中的主角恒娘,在上海滩声名鹊起。


而真正让她名震上海滩的是于1947年,同袁雪芬、徐玉兰等联合义演的《山河恋》。


随着傅全香舞台表演逐渐成熟,她联合当时的搭档樊瑞娟成立了“东山越艺社”,而这成为她戏曲事业的转折点。


解放的钟声在大上海的上空敲响,越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傅全香与樊瑞娟再次联合,推出《梁祝》,火极一时。


只有27岁的傅全香,在戏中化身为爱化蝶的祝英台引得众多粉丝的追捧。


爱神自认也是猝不及防地垂青了她。



每场演出结束,回到后台,傅全香都会受到一堆粉丝来信。有向她表达爱慕的,甚至有的粉丝直接向她求婚,傅全香一概置之不理。然而,有一封独特的来信吸引了她。


信件中漂亮的字迹让她心生好感,而信中的内容更让她震撼。因为内容全是向她提意见的。“你的真声太真,假声太尖”,傅全香小心收起了这封信。


海归才子刘健的千封书信


写信的是位年轻男子,名叫刘健。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贫苦家庭。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浙江大学毕业之后,考取了公费留学名额,到英国学校雷达专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刘健完成学业回来报效祖国,解放之后,到长江航运公司工作。



看似理科生的刘健,却痴迷越剧,并且对此颇有造诣。


看到傅全香,他动心了。但是他的信不是单纯浅薄的求爱,而是能向傅全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尽管傅全香从未回信,然而刘健一封一封地寄,一寄就是两年。


1953年,组织安排刘健到波澜大使馆工作。一份本就遥远的爱恋,瞬间远隔重洋。但是刘健没有因为距离就停止了写信。他是个细心的男人,仍然坚持着给黄浦江畔的傅全香写着信,难以想象,每一封漂洋过海而来,带着海水咸香,尘封着岁月痕迹的信件到达傅全香手里时,她是怎样的心情?



或许,在刘健心里,始终坚持着,为爱努力,不惧怕,带着一份美好的期待,刘健在每一封信里都附上一个信封,用外文写着他在波兰的地址和姓名。


时光流逝,转眼五年已抛在脑后。世界的另一端,傅全香依旧沉默。


面对而立之年的刘健,她的妹妹实在看不下去哥哥如此痴痴地等待了,她自作主张,找到了越剧是姐妹之一的吴小楼为刘健说媒。但是傅全香却婉言相拒了。



愿做终身伴侣照顾你


为什么拒绝?因为此时的傅全香面临着严重的健康状况。台上祝英台,台下林黛玉。出身贫寒的傅全香,年纪很小便为了生计抛头露面,她深深觉得自己与刘健文化相差悬殊,而且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是个“药罐子”,家庭负担又压在她的肩膀上。


然而,傅全香的拒绝并没有让刘健退缩,反而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思虑良久提笔给傅全香写了一封长信,说出了一段感动天下所有女人的话:我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你,我可以在艺术上、文化上帮助你,你身体不好,我可以保护你。有我这么一个终身伴侣来照顾你,来关心你,你就可以放心了。


傅全香的心,第一次如沐浴到早春的阳光般温暖,开始融化了。



爱情路上 千回百转


1955年夏天,中国越剧代表团将出访民主德国和苏联。途经华沙。傅全香提前写信告诉刘健,约定在华沙车站见面。然而,越剧代表团如期到达华沙时,傅全香在站台上往返寻找,没有见到刘健身影。火车缓缓驶离华沙,傅全香失落失望,那是爱的怅惘和爱的思念。


不是刘健失约,而是越剧团离开华沙之后,刘健才收到信。在那个只能靠通信维系感情的年代,人们是更懂得珍惜的。李健立刻起身奔赴莫斯科,却得知越剧团已启程前往列宁格勒,刘健一路匆匆追赶,越剧团中途改变行程,经白俄罗斯到列宁格勒,由于签证限制,刘健无法在苏联久留。带着一身疲惫,刘健辗转至北京,之后回到上海,听说越剧团刚刚回国。他立刻拨通了傅全香的电话。



在枕流公寓,刘健第一次与自己朝思暮想的五年的爱人面对面。缘分的兜兜转转,让两颗年轻的心久经考验。


第二天,刘健邀请傅全香畅游上海西郊公园,留下了他们第一张合影。照片背面,刘健赋诗一首:几多悲恨几多愁,往事如烟何需追。祝福今生能遂愿,相互勉相助共相酬。


然而,相聚短暂如斯,刘健不得不返回波兰工作了。归途中,刘健思虑万千,傅全香一生都倾注于越剧表演,不可能与他出国,于是,1956年,刘健毅然选择了回国工作,调回天津。这一年,他已经36岁了。


最动人的话是:我们结婚吧


时年五月,傅全香赴朝鲜慰问演出,归国之时,刘健赶到鸭绿江畔迎接。傅全香满身疲惫倚在刘健的肩膀上,柔声说道:我们结婚吧!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婚礼那天,是傅全香34岁生日,婚礼过后,他们一起于西子湖畔度蜜月。面对得之不易的爱情,二人更加珍惜。在生活和事业上,刘健对傅全香体贴入微,逐一完成求婚时许下的诺言。


1958年,傅全香在越剧《情探》中成功地塑造了悲剧女性穆桂英,把越剧傅派艺术推上顶峰。第二年傅全香加入了共产党。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同年夏天,庐山会议之后,刘健被扣上了右倾机会主义帽子,被开除党籍,免去外轮公司副总经理职位,被下放到郊区一所小学做老师。


仅仅过了三年幸福时光,这个曾经美满的家庭便遭遇了无法承受的厄运。刘健害怕自己会连累妻子,一番挣扎之后,他向傅全香提出离婚。


最为妻子,傅全香没有退缩,二人经历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再多的苦难也要一起熬过去。她对刘健说:“你怎么这样不信任我呢?我是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吗?”


这对患难夫妻,在最苦难的时候仍然相互扶持。刘健遭受了严酷的批判,全身被打,伤口腐烂……傅全香不离不弃,认真帮他洗、擦、清理伤口,搽药。



1960年,反右运动接近尾声,刘健和傅全香稍稍得到喘息的机会,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那一年,他们有了第一个爱的结晶——女儿刘丹。小生命给饱受摧残的家庭带来了希望,1966年,“文革”爆发。二人要面对的是更大的灾难。这一次连傅全香也未能幸免。


她被扣上三顶帽子,“特务、反动学术权威、修正主义核心人物”,遭到野蛮的殴打和精神上的折磨。


1968年傅全香被关押在交通大学的一个仓库里,随后,刘健被造反派突然带走。有一晚他们团聚了,睡在冰冷的地板上,手拉着手。常常从梦中惊醒,刘健总会问妻子:这是做梦还是真的?你真的回来了?


1976年,刘健恢复了人身自由,傅全香得以平反,重返越剧舞台。女儿也回到了他们身边,合家团圆。


1979年,彭德怀冤案昭雪,刘健看到了希望,他着手书写回忆材料。却因为过度兴奋,导致心脏病突然发作,于书桌前,死神带走了他,在刘健的追悼会上,他终于得以平反,恢复党籍和声誉,然而这一切又有何意义?



追悼会后不到两周,傅全香带泪上台,这次演出的是杜十娘,失去爱人的痛苦与舞台合二为一,仿佛她已变成了命运悲惨的杜十娘。


傅全香努力在戏剧中寻找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刘健生前喜爱李清照的词,傅全香便努力把这位命运多舛却不屈不挠的女性搬上了越剧舞台。1992年傅全香呕心沥血,在越剧电影《人比黄花瘦》中再现了李清照。


在刘健离开的二十多年里,他的音容笑貌从来没从傅全香的脑海里消失过。她有时候经常感到必须要出去,有时候又非常想家,而回来又想出去。这二十多年就是在这样的“出去回来,回来出去”中度过的。


作者:sherry_cho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