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刘宠:“一钱不取”留清气

 静雅轩345 2017-10-27 发布于上海

✎ 小燕悟史


  《后汉书·循吏列传》中记载,东汉时有位叫刘宠的官员,十分清廉正直而且体恤百姓,他曾四次迁任豫章太守,又三次迁任会稽太守。在他治下,既没有烦琐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官吏扰民等不法行为,到处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当他被朝廷调任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时,当地百姓纷纷来相送,甚至还自发凑了些钱非要他带上。刘宠自然推辞,其中一些老者就说:“我们都是些山里无知识的人,一辈子没出来见过郡守。以前别的太守在任时,经常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来了,大家是夜里听不见狗叫,白天看不到官吏,我们难得活这么大年纪能碰到这样的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实在舍不得啊,所以特意来奉送。”盛情难却,刘宠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枚铜钱。但百姓散后,他就将钱投入江水中,以示自己“一钱不取”之志。




  百姓情深,一钱不收未免不近人情,也显得太过高冷不接地气,因此刘宠收下一枚钱表示会留作纪念,这是他对当地父老的一片体恤之情;但一枚钱也是取之于民,因此刘宠后来又将其投入江中,也算留在了当地,这是他对自己原则的一份坚守之义。有人或许会说,一枚钱而已,何必如此矫情?其实不是矫情。今天取一枚钱,明天也许就“盛情难却”收下一篮土产,后天也许就发展成更多更大的“心意”,时常日久,“心意”诱惑欲望,多少人从此踏入泥淖?因此刘宠这一收一投,才更显出其珍贵。1400多年后的清朝,又出了一位清官,他就是顺治时的监察御史杨维乔,他仰慕刘宠的为官清正,特意去刘宠墓前祭拜,并写下一首诗说:“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推崇清美的名声、坚持清直的品性,“不要人夸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就是中国人最好的文化传统。



总监制 / 振华

作者 / 小燕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制作 / 兰宇 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