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评诗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此论强调了情味是词之境界的元素。品读宋彩霞老师的词作,其中流溢出的情感很是叩人心怀,或达观,或淡然,自省中有观照,观照中有解脱。她的词作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流露出词人的真性情,在流年里绽放出生命的华彩——
临江仙·威海至京华车中作/宋彩霞
我借长风临北海,今番高梦昆仑。人间天上觅诗魂。眼前千叠浪,岭外几星辰。 莫问红尘多少路,可怜凡骨凡身。秋花谢了又秋晨。来时如梦令,去是画堂春。
英子简评
此词是作者于2010年8月应《中华诗词》杂志社之邀,赴京参加编务途中所作。全词大气豪迈而不失清丽幽雅,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奋进的精神,一个为理想奋斗而终身不悔的追求者形象跃然纸上。
开拍用语大气豪迈,一扫沉迷之气,可谓酣畅淋漓。唐·杜甫 《龙门阁》有句:“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明·高启 《梦游仙》亦有句:“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气势皆高昂也。然作者的“我借长风临北海,今番高梦昆仑。”不输前人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胸怀远志,憧憬着美好未来的诗者形象。长风助“我”临北海,为何?今朝可高梦昆仑也。词人巧以“高梦昆仑”道出自己人生已步入辉煌之境,正是大展才华的时候,因此自然流出“人间天上觅诗魂”之句,豪迈之情尽显其中。结拍“眼前千叠浪,岭外几星辰。”则由直接抒情转入借景抒情,不减豪迈之气。此结不仅对仗工稳,而且与“人间天上觅诗魂”衔接甚紧,“眼前千叠浪”重在于“人间”觅诗,关注现实;“岭外几星辰”则重在于“天上”觅诗,想落天外,将现实与浪漫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创作出穿透力强、穿越时代的好作品。品读此结,词人意气飞扬之态如在眼前。
过片句转入自身的内省,“莫问红尘多少路,可怜凡骨凡身。”发感慨之语,人生之路漫漫,可怜自己乃一凡身,要面对几多人生的沟沟坎坎。一个“莫问”,一个“可怜”,已然将词人的情感变化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莫问”的达观与“可怜”的自嘲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矛盾的统一。在漫长的追求道路上,“我”是那么渺小!当“秋花谢了又秋晨。”之时,“我”收获了什么呢?“来时如梦令,去是画堂春。”如惊天之语,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此结拍巧嵌“如梦令”与“画堂春”两个词牌名,不仅对仗工稳灵动,而且语意双关。词人似接到如梦般的命令而来,欲一展抱负,在《中华诗词》这个神圣的诗词殿堂里描画出美好的春天。这两个词牌名的嵌入,不仅注意到形式上的对仗,而且意味深长,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写诗填词当以意为先,巧融技巧,则更见奇妙。
全词结构井然,遣词精炼入味,感情跌宕起伏,情感线始终贯穿全词,并带动读者的思绪,读来快慰非常。打动人心者,必是好作!此词是也。
小重山·沙坡头拾韵/宋彩霞
我到沙山正夕阳。寸心流水意、寄沧浪。莲娇苇嫩竟疏狂。闲卧处、粉绿巧能妆。 特地拾温凉。涛声千万丈、鹤高翔。云帆归棹许多长。总梦见、新月露圆光。
英子简评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这首词展现了沙坡头迷人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开拍点明作者到沙坡头的时间,接着描绘所见之景。“寸心流水意、寄沧浪。”以虚衬实,笔调空灵。那点点流水的情意寄给沧浪,汇集成海。再看“莲娇苇嫩”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词人善于选取典型物象,并以“竟疏狂”这一拟人化手法写出沙山植物的繁盛。结拍之“闲卧处、粉绿巧能妆。”再以拟人手法道出沙山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观,说明沙山已然成为了一座绿洲。
过片句“特地拾温凉”化无形为有形,“拾”用得传神。接着展示一幅宏伟的气象,词人选取“涛声”与“鹤”这两种物象,以夸张手法状涛声之势,尤以虚拟变形手法运用得当,涛声亦可丈量,显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矣。词人巧以“云帆归棹许多长”过渡,“总梦见、新月露圆光”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冀。
全词自然流畅,描摹细腻,虚实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的欣喜之情。
西江月·初访大雁塔/宋彩霞
雁塔不随春老,年光长向尘新。东君着意属诗人,笔下花轻雨润。 放眼难量风物,回眸惯看浮云。生涯检点是精神,且任红肥绿损。
英子简评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这首词写了作者初访大雁塔的切身感受,表明了自我价值的取向。
开拍即以议论起笔,写出大雁塔不会随着年光的流逝而老去,在尘世间保持着崭新的姿态。作者巧以虚笔,用拟人手法形象地道出大雁塔的青春活力。“雁塔不随春老,年光长向尘新。”实为一语双关,既写出大雁塔几经修建,外形永新;又暗示其内藏的佛教文化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雁塔文化内涵丰富,其中的“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员的参与和推动。因此,“东君着意属诗人”绝非虚笔,春天赋予诗人更多浪漫的情怀,使其笔下生花。作者以“花轻雨润”指代春天美好的气象,亦是诗人创作出的美好境界。此结拍不仅暗含“雁塔诗会”之典,亦暗含“雁塔题名”之典。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他27岁一举中第,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雁塔题名少年时”啊!雁塔,承载着古老辉煌的经典文化,永远散发出夺人的光芒;雁塔,亦承载着诗人的情志,寄托着春天般美好的理想。
过片句继续回望,感慨万分。“放眼难量风物,回眸惯看浮云”实为一个意思,“放眼”与“回眸”互文,表达了对过往风物的一种省视,以“难量”一语定义,一切皆浮云也。因“难量”,故“惯看”之。既然如此,当“生涯检点是精神,且任红肥绿损”,作者由对历史的观照导入对自我的检点,一脉相承的是诗词的精神,红肥绿损,任之听之。
全词立足雁塔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多以虚笔写之,从而表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观。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处处彰显出词人的情怀,值得一品。
宋彩霞,笔名晓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诗词、诗论集,散文集等十余卷。
(作者: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曾任《当代诗词三百首》《当代诗人作品精选》副主编,现为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书画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论坛高级评论专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