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以啥为名讨伐太平天国

 耽读斋 2017-10-30

曾国藩以啥为名讨伐太平天国

曾国藩也很懂得政治宣传传媒的功能。1854年,湘军出省作战,曾国藩写了《讨粤匪檄》,正式向太平天国宣战。
《讨粤匪檄》是很有煽动性的。它以“名教”、“人伦”为名,号召全国地主士绅和其他民众,群起为“卫道”而战。文中说,太平天国所过之地,贫富都受洗劫,被掳者银钱满5两不献出即斩首,妇女不肯放足者即斩其足;又说太平天国崇洋教、弃孔子,将中国几千年礼义、诗书扫地荡尽;还说太平天国到处破神像、毁庙宇,甚至孔庙学宫、关帝岳王都要焚毁,所谓“无庙不焚,无像不灭”……以此挑动人们对太平天国的仇视。
太平天国领袖们一味“破”字当头。他们大力摧毁大清王朝那些陈旧腐朽、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制度与政策,表示抵制,加以否定。这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无畏姿态,值得赞美、歌颂。但是,他们又过于讲究天父上帝,神化自己,如醉如痴,真是走火入魔,企图用自己织编的基督教文化替代中华固有的本土文化。这种愚昧、无知,蹂躏了中华传统文明,破坏了几千年文化沉淀,致使当时的人们,只要稍有些文化常识的,也会认为是幼稚得可笑。这就为曾国藩所代表的卫道者钻了空子。
《讨粤匪檄》也是湘军的政治总纲。它用维护封建伦常以组织湘军,也用它以攻击、否定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为战胜太平军,曾国藩也很注意湘军基层士兵的伦理教育。他要士兵们知道,自己是在为卫护封建秩序而战。由此,作为一代大儒的曾国藩,竟为普通士卒的需要,编写了《爱民歌》。
后来,在湘军建立水师、陆师后,他又在南昌写了通俗易懂易记的《水师得胜歌》、《陆师得胜歌》,要士兵天天背诵,能说能唱,以此宣扬湘军的优势,鼓动他们勇敢作战。
(《太平天国十四年》,盛巽昌、李子迟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