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猝死?怎样预防?

 李金荣LWD 2017-10-30

死的诊断是建立在患者已经死亡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病人没有死亡,就没有猝死的诊断,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旦发生猝死且诊断成立,该患者就已经死亡,患者没有死亡,也就不称之为猝死了。

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大多数发生在急性发病后即刻至一小时或者数小时以内。相关统计学数字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350万人,其中心脏性猝死人数达54万。

猝死之所以可怕,是其发生突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其他准备,让人手足无措的一个突发死亡,所以,猝死的病人,家属多数不能接受!



猝死青睐哪些人呢?

1.猝死家族史病人

如果有猝死家族史的病人,需要严密警惕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因为猝死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其他家庭成员再发猝死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数倍以上。

2.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人群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压力过大,是现代人群容易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多和压力过大人群交感神经系统张力过高等有关,减少压力来源可减少猝死发生。

3.抽烟酗酒熬夜等生活不规律人群

抽烟、酗酒、熬夜、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现代人常有的猝死重要诱因,不良生活习惯从各个方面和机制影响我们的各个脏器,一旦时间较长,极易发生猝死。

4.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人群

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病人,其较正常人群更容易猝死,其多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恶性重症疾病的发生。

5.冠心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病变的病人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人群,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和减少猝死,

如果你是以上高危人群,猝死,有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



怎么样预防猝死?

预防猝死主要是减少加入以上人群的可能,也就是减少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高血压、糖尿病、避免熬夜等生活方式,减少压力等可减少猝死发生。

一旦发生猝死,

我们只能做以下三件事;

一、识别猝死并尽快呼叫急救卫生专业人员;

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如果你会的话)

三、尽快电除颤;(如果有条件的话)



防患于未然,今天和一个自媒体朋友聊天,朋友还说我,陈大夫的观点主要是生活习惯可以减少所有疾病的并发症和死亡。我闲来无事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还真的是这样!

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其他的,我们能做的很少!

这就又想到了另外一句话:

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

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

原来,真正能治疗你的,有时候不是医生,而是你自己!......




做有态度和思想的医生!


  亲,看懂了吗?如果没有懂!

      还可以有以下方法联系我们!

          可以进行免费医学问题咨询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