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观园蜂腰板桥之谜(8)

 书蠹之家315 2017-10-31
       下边开始研究和沁芳溪有关的建筑。

                    沁  芳 

    我们知道,桥都有港洞,它的功能就是让水和船只经过。沁芳桥也有港洞而且是三个,曹雪芹既然给了具体的数字,我们就要研究,这三个都是什么水从这个经过。沁芳桥压沁芳溪而建,下边是沁芳溪,沁芳溪支流一来一去要占两个港洞,也就是南北两个港洞;沁芳溪本身有堤坝,是高出地面的,沁芳桥比堤坝要高出很多,所以沁芳桥不会太低,这样从上往下看才可以称为“俯视”,贾政俯视的是沁芳桥下。

    第十七回,贾政上了沁芳桥,“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庚辰双行夹批:此亭大抵四通八达,为诸小径之咽喉要路。】

    脂批点明沁芳桥是咽喉要路,是大观园的主桥,它的地理位置应该居中,在大观园的中轴线上。

    大观园中轴线上有三个点了,后园门、省亲别墅和沁芳桥。

    第十七回,宝玉给沁芳亭题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上联说的是沁芳溪的水的颜色,溪水波光澄碧,好像借来了绿柳的翠色;下联说的是沁芳溪水的味道,溪水分得了隔岸的花香。沁芳溪的溪水又翠又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这副对联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园林建筑讲究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的特点。正如红楼梦贾政所言“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因为这副名联,大观园里以翠字命名的景点,都是从这个翠字上来的。

               

    第十七回,贾政游园,“于是出亭过池,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贾政出的是沁芳亭,即下沁芳桥之后到了潇湘馆,说明水池在沁芳亭和潇湘馆之间。潇湘馆在西南,所以沁芳亭只能在潇湘馆的东边,这个池子在两者中间,潇湘馆东边,沁芳亭西边。沁芳桥压两道沁芳溪而建,那么这个水池就是也在沁芳溪之间,就是贾政俯视看见的“环抱池沿”的那个水池,就是指的这个水池,那么潇湘馆也在两道沁芳溪之间,两者都被沁芳溪环抱。

    第十七回,贾政到了潇湘馆的后院,见到“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潇湘馆的泉水应该从沁芳溪引来的,是连通器原理的一个体现。这就是沁芳泉,它经过潇湘馆后院从前院流出入潇湘馆门前的水池,这个水池水源是沁芳溪的水,所以这个水池叫沁芳池,沁芳溪环抱的池子就是沁芳池。沁芳池东边就是沁芳桥,沁芳池的水继续向东流,经过沁芳桥中间的港洞流往怡红院。(藕香榭水系的水也从此港洞流过,后文详细论证。)这时候,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沁芳桥有三个港洞,因为这是最少的设计。

    第二十七回宝钗去潇湘馆找黛玉,看宝玉进去了,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宝钗就去扑蝶,“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宝钗是从潇湘馆开始追的蝴蝶,潇湘馆门口就是沁芳池,滴翠亭是沁芳池上的亭子。

    溪的宽度本来不会太宽,但是沁芳溪就不一样,它是堤坝形式的溪,两边的堤坝比溪水本身要宽,沁芳溪的截面是个梯形,上底按4米估算,下底按6米估算,那么沁芳桥的港洞要比沁芳溪宽一些,南北的港洞一样宽,按8米估算;沁芳桥中间的港洞就要长的多了,因为沁芳溪环抱着潇湘馆,这个港洞应该和潇湘馆的宽度一样,长20米,这样沁芳桥南北长36米。

    沁芳溪水系囊括了所有的四种水的状态,我们已经研究了泉、溪和池三种状态,第四种河的状态,因为证据暂时不足,故“赦之”,后文详细论证。

            

         大观园蜂腰板桥之谜(8)                

    折带朱栏板桥是大观园布局中最难解的谜之一,应该说,在所有的对大观园布局研究的文章中,它都是一个空白点。这个谜绝对是曹雪芹设计的加密珍珠之一,因为它本身带着密码。

    我们已经知道折带朱栏板桥又叫蜂腰板桥,它在大观园的东北,在蘅芜院的门口,是沁芳溪上的桥。

    第四十九回,“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凤姐院在荣国府内,在大观园的南边,请凤姐的人从稻香村出来是往南走的;稻香村在蘅芜院的南边,蘅芜院门口也是蜂腰板桥,但请凤姐的人是往南走的,这部分肯定不是蘅芜院门口的蜂腰板桥部分,这说明蜂腰板桥是一座很长的桥,它至少连接了蘅芜院和稻香村,到稻香村也就到了暖香坞。

    蜂腰板桥的特征:诸路皆通,北边是蘅芜院,南边是暖香坞和稻香村,是一个比较长的桥。

    中国有个成语叫欲擒故纵,为了解开这个谜,暂时却不得不放下蜂腰板桥的研究,去研究另外一个问题。

    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从凸碧山庄出发,到凹晶溪馆联诗去,“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庚辰双行夹批:点明妙!不然此园竟有多大地亩了。】

    脂砚斋批语从字面上看不出任何特别的地方,不过是说大观园是不大的,但是,这句话“反看”则另有深意,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点明了什么才算妙呢?第二,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批语大观园没多大地亩呢?一般来说,能证明大观园不是很大的地方,应该是节约空间的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用来证明大观园不是很大的,那么这个地方应该体现这样的设计理念。

    欲擒故纵还在继续。

    第三十八回,“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盖在池中”说明了藕香榭在一个池子中的景点,为方便研究,以后把这个水池都称为藕香榭水池;“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说的是左右的曲廊通池子的岸边,既然称为左右曲廊,说明藕香榭的曲廊是藕香榭东西的两个曲廊,接的是水池东西两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后面有竹桥暗接,接的是水池的南或北岸。第四十九回,对芦雪广进行了第一次描写,点明了芦雪广有“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藕香榭东西有曲廊接东西两岸,那么竹桥接的芦雪广只能在在池子的南或北岸。

    第三十八回,“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薛姨妈院有东南角门通大观园,他们从那里进大观园;凤姐“就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她们的目的地是藕香榭,藕香榭在北边,她们是从南往北走;“众人上了竹桥”,说明她们路过了芦雪广,可见芦雪广是这条路上的一点,那么芦雪广只能在藕香榭的南边,在水池的南岸。

    第四十九回,贾母等人从芦雪广出发到暖香坞去,“大家围随,过了藕香榭”,说明她们走的是竹桥这条路到的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藕香榭一共就两个游廊,走东游廊进西门,走西游廊进的必定是东门,现在她们进的是西门,说明走的是东游廊,到的是东岸;“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

    第七十四回,凤姐带人抄检大观园,从秋爽斋出来,“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暖香坞在东岸,秋爽斋必定在西岸,接藕香榭左曲廊。“彼时李纨犹病在床上他与惜春是紧邻”,稻香村在主山里,暖香坞在水池边,她们不可能是门挨着门的紧邻,只能是门对着门的紧邻,藕香榭水池在主山的西山脚下。

    秋爽斋、暖香坞和稻香村是在东西一条直线上的建筑。(这是一条比较重要的线,它就是大观园东西中轴线。)

    第十八回,元春给大观园题名,“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说明缀锦阁是省亲别墅的一部分。第四十回,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的近。”说明藕香榭水池离缀锦阁近,也就是离省亲别墅近,省亲别墅在水池的边上,水池东西南三面都有建筑,省亲别墅只能在水池的北面,省亲别墅北起梨香院南墙,南到藕香榭水池的北岸。

    藕香榭水池在主山的西山脚下,北岸省亲别墅,南岸芦雪广,西岸秋爽斋,东岸暖香坞,水池中间是藕香榭亭子。

    第十八回,元春在省亲别墅召见贾母等人,“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说明省亲别墅里有月台。第七十五回,“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古代房屋,阶上室外为堂,堂后为室;俗语“出得厨房,入得厅堂”是说下厨房可做得好饭菜,在厅堂会客也很得体。说明厅堂是会客的地方,可见堂不是单个存在的,是建筑群的一部分。嘉荫堂也不会是单个建筑,是某个建筑群得一部分。省亲别墅有月台,嘉荫堂前也有月台,可见嘉荫堂是省亲别墅的厅堂,元春也正是在这里召见贾母等人的。

    第七十五回,贾母在省亲别墅祭奠完毕,准备去凸碧山庄赏月,贾母不坐轿,要步行去。贾母说“天天有人打扫,况且极平稳的宽路,何必不疏散疏散筋骨”,平坦宽阔是大观园大路的特征,平稳的宽路也是这个意思,贾母到凸碧山庄走的是大观园的大路,天天有人打扫也从侧面说明了走的是大路,小路不能天天都打扫;“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峰是山的最高处,峰脊是指山峰的脊梁,这就是说凸碧山庄在大观园大主山的最高处。第二十三回,凤姐说“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大观园的东北角是大观园的大主山,这说明是在主山上种树;第二十五回,红玉去潇湘馆借喷壶,“正走上翠烟桥,抬头一望,只见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幙,方想起今儿有匠役在里头种树。”,种树的地方是东北的主山,那里是山坡高处,说明主山的东北是最高的,是主山的山峰。这说明凸碧山庄在主山的东北。

    第十七回,贾政游园,从沁芳闸出发,“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庚辰双行夹批:伏下栊翠庵、芦雪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暖香坞等诸处,于后文一段一段补之,方得云龙作雨之势。】

    贾政从沁芳闸出发,也就是从省亲别墅出发,根据脂批我们知道他也经过了凸碧山庄,这说明他和贾母走的是同一条路。

    贾政还经过了暖香坞,说明贾政走的是主山西山脚下,藕香榭水池东岸之间的路。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黛玉和湘云去凹晶溪馆时的描写,“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这句话包含着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没转弯就不是池沿,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转过弯去,就是池角,这是因为如果转过弯去是池子中间部分,不转弯也是池沿;凸碧山庄在主山的东北,两个人到的是水池的东北角;“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说明这个水池是藕香榭水池,暖香坞在东岸,有路通藕香榭,这说明暖香坞在这条路上,之后两个人到了凹晶溪馆,“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送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退居说明两个建筑是一条直线上的。既然叫溪馆,那么它近的应该是溪水,文本没有说明。

    我们发现,他们俩走的这条路是和贾政贾母走的是一条路。这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是同一条路,曹雪芹却用了三种语言,从三个角度进行描写,他为什么不能简单点的白描呢?

    这条路是大观园的大路的一部分,在水池东北角这个点,通水池北岸(省亲别墅)和东岸(暖香坞),还可以上山到凸碧山庄,借用红楼梦中曹雪芹的话:“诸路可通”。

   到了凹晶溪馆,两个准备联诗,“湘云道:“限何韵?”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这可新鲜?”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

    林黛玉和史湘云查的栏杆是池沿上的栏杆,它的起始位置在水池东北角,到头的位置就是暖香坞,这个区间一共有13根栏杆,咱们来估算下这段池沿的长度,两个栏杆间距按2米估算,那么这段路就有24米长,也就是说池沿的东北角到暖香坞是24米长,藕香榭应该是在池子的中间位置,暖香坞是东岸的中点,整个藕香榭水池南北长度就是48米。

    现在咱们来总结下这段池沿路的特点:它是大观园大路的一部分,诸路皆通,通的地方有凹晶溪馆、稻香村和暖香坞,这段路24米长。

    经过以上的”故纵“,我们终于可以“擒”了。

   现在我们把池沿路和蜂腰板桥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基本特征惊人的一致,只有一个结论能解释这个现象,那就是路和桥是一回事,蜂腰板桥其实是条桥路,是架在沁芳溪上的一条桥路,蜂腰板桥全长24米。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凹晶溪馆得名原因,就是因为沁芳溪从这里流过,更明白脂砚斋所说的“点明妙”,就是点明了这里就是折带朱栏板桥,脂砚斋说妙,我说也妙!亲爱的朋友,你说妙不妙!?因为大观园地方小,为了节约空间,把大路都设计到沁芳溪上去了,所以脂砚斋才在这个地方批语“大观园没有多大地亩”。

    第五十九回,莺儿和蕊官从蘅芜院到潇湘馆要蔷薇硝,“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她们为什么到了柳叶渚才上柳堤路了,这是因为蘅芜院门口是蜂腰板桥,堤坝在蜂腰板桥下边,只有到了暖香坞,才能上柳堤路,才能说“顺着柳堤走来”,同时,说明柳叶渚在蜂腰板桥尽头,稻香村门口,就是沁芳溪开的岔口处。

    这是最为璀璨的加密珍珠之一。  

                                    大观园蘅芜院布局之谜(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