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什么是术?不如我们用两个人物来聊聊。 首先登场的是王阳明,被誉为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奇人一枚。他在陆九渊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心学,“心即理也”,“行知论”、“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等论述,给明朝中晚期的哲学思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王阳明的良知说更是把原本复杂神秘的“道”阐述的极为透彻,道是什么?王阳明说“心即理也”,也就是说当人心达到止于至善之时,也就是能深入大道一窥其中奥秘之时。但是有一个问题,心学里存在一个顿悟和渐悟的问题,也是造成阳明心学分道扬镳之时,追求其结果只有一个,王阳明告诉你心即理也,也就是说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告诉你道是什么样的,方法上却只告诉你八个字,行知合一,格物致知。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说提及,王阳明告诉后人方向,但是却没告诉具体的方法。用一个简单的话来形容,你知道王阳明牛逼,但是却不知道他为什么牛逼。你知道他能代表打仗,但是却不知道他战争哲学是什么? 第二位登场的是鬼谷子,这位之所以牛,有两个原因,一是传说中的鬼谷四友,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另一个是纵横家经典《鬼谷子》著作。通篇读鬼谷子,很多人根据鬼谷四友的所作所为认为鬼谷子是术,没有道,事实上鬼谷子对于道的阐述极其少,最多就是“圣人”这个词用的比较多,其他对于道,几乎没有阐述。其实王阳明从小就有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当圣人。那么王阳明的圣人和鬼谷子的圣人有什么不同呢?或许是不变与变,阳与阴的关系。王阳明说我心寂然不动,是因其心已入良知,也就是道之域。而鬼谷子则是根据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纵横捭阖,也就是阴阳相和。从某种层面上说,其实他们说的是一个意思。还记得李宗吾说自己是因为看了王阳明的心学之后才创立厚黑学的吗? 所以我们,大胆做一个假设:心的纵横!到对什么是心的纵横?我们明天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