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你们可能不信,小编小时候特别挑食,不爱吃肉。什么排骨、猪蹄、五花肉、牛肉、羊腿,统统不爱吃。
后来小编妈妈担心我会营养不良,就变着法子哄我吃肉。比如把肉切片挂浆,炸好之后和葱段香菜炒在一块儿。 出锅后尝一口,酸酸甜甜的,竟有点像零食的味道,和葱段、胡萝卜丝的味混合在一起,香气四溢。 后来小编想,小编妈妈这么好的手艺,莫不是被我的挑食给锻炼出的吧!哈哈~
不纠结这个,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酸甜开胃的 ——锅包肉!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 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清朝,旗人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门下。 1907年,郑兴文到哈尔滨滨江道衙门,当上官厨,给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吃饭都要点这道菜。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演变成为“锅包肉”。
西安事变以前,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很多道台府里的菜,都属于禁菜、私菜。日本侵占黑龙江以后,一些民间工艺、美食菜谱逐渐外流,锅包肉也开始在哈尔滨以及外部流传。辽宁人对锅包肉进行了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减少了锅包肉原有的香酥金黄。
在东北,锅包肉其实有两种版本,常规的糖醋版本和改良的番茄酱汁版本。一勺这种做法是最常规的。 蕃茄酱汁版本通常是鲜红色或者橘红色,因为制作的时候使用了番茄酱,也不加胡萝卜和香菜,只放一点葱花点缀。 锅 包 肉 【食材】 里脊肉/土豆粉/姜丝/葱白 香菜/白糖/白醋/酱油/胡萝卜/大豆油 【步骤】 1、里脊肉切片,大约2—3毫米厚度。土豆粉加水拌匀后加入少量大豆油继续拌匀,备用。
2、水淀粉成金黄色,像泥一样柔软后,即可将肉片挂浆。(尽可能的让每一片肉均匀的挂上)
3、锅内倒入适量的油,油烧至7成热的时候下肉片炸,炸至淀粉糊定型不粘捞出。复炸,至锅铲敲打不变形后捞出。
4、调酱汁,白糖、白醋、酱油,搅拌均匀。(比例为4:4:1)
5、锅内放油,倒入糖醋汁,沸腾之后下肉片翻炒。
6、继续加入胡萝卜、葱白、姜丝、香菜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出锅之后,和小编妈妈你一筷我一筷的抢着吃,竟然连胡萝卜丝都不剩下,完全忘记了原来酸酸甜甜的酱汁里面包裹的是肉。
可以做菜品,也可以是零食,酸甜可口。吃不下的时候,来上一盘,拯救你的没食欲!
东北人喜欢的菜品之一。酸甜的口味,肉有些酥脆。尤其是女性们的最爱。下酒也很不错的。东北的菜馆里一般都会有这个道菜。有的做的很地道,有的马马虎虎。这道菜制作必须用湿淀粉抓匀,肉片要炸二次。这样做出来才会更好吃。
不止是锅包肉,糖醋里脊,樱桃肉,菠萝咕咾肉也同样有糖醋版本和番茄汁版本,大家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就好。 其实做菜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吃的开心,家人吃的开心,开心才是最重要的素材! |
|
来自: panjin59 > 《一道做菜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