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俗称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中国分布地域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北方各稻区。北达黑龙江省克山县,南至海南岛。主要为害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粟、蚕豆、茭白、高粱、油菜、小麦、紫云英等。 【为害状】 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蘗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为害株田间呈聚集分布,中心明显。大螟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但虫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且田埂边为害较重。 【形态特征】 成蛾雌体长14 - 16.5 mm,翅展 23 - 26 mm,触角丝状,前翅灰黄色,近长方形,沿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白色,腹部灰白色纺锤形。雄蛾体长13 - 15 mm,翅展 21 - 23 mm,前翅中央具黑斑1个,下面生小黑点3个,腹部瘦圆筒形。 卵长1.2mm,扁椭圆形,卵块由数十至200粒排成鱼鳞状,长13 - 16 mm,宽3 mm,乳白色至黄白色或灰黄褐色。 幼虫6龄左右。末龄幼虫体长20 - 30mm,头部除上颚棕色外,余红棕色,全体淡褐色,具红棕色条纹。 蛹长10 - 13 mm,米黄色至浅黄褐色或褐色。 【生活习性】 年均温低于8℃地区年生1代或不完全2代,8 - 16℃地区2代,16 - 20℃地区3 - 4代,20 - 24℃地区4 - 5代,高于24℃地区5 - 6代。以4龄以上幼虫在稻桩、稻草中或其他寄主的茎秆内、杂草丛、土缝等处越冬。气温高于11℃时开始化蛹,15 - 16℃时成虫羽化。低于4龄期幼虫多在翌年土温高于7℃时钻进土面稻桩及小麦、大麦、蚕豆、油菜等冬季作物的茎秆中;均温10 - 15℃进入转移盛期,转移到冬季作物茎秆中以后继续取食内壁,发育到老熟时,在寄主内壁上咬1羽化孔,仅留表皮,羽化后破膜钻出。有趋光性,喜欢把卵产在幼苗叶片上,圆秆拔节后产在叶宽、秆粗且生长嫩绿的叶鞘上;初孵幼虫先钻人叶鞘处群集为害,造成枯鞘。2 - 3龄后钻入茎秆,3龄后转株为害。该虫生命力强,食性杂,耐干旱、潮湿和低温条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灌水杀蛹减少虫源,在早春二化螟化蛹高峰期,灌深水(10 cm以上,要浸没稻桩)3 - 4d,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也可以人工摘除卵块带出田外处理。 2.物理防治。羽化期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或三化螟性诱剂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在二化螟一代多发型地区,要做到狠治一代;在1 - 3代为害重地区,采取狠治一代,挑治2代,巧治3代。 “两查两定”:防治枯鞘、枯心:一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适期,在螟卵孵化至1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防治。二查枯鞘团密度,定防治对象田,早稻分蘖期,螟卵孵化高峰后5 - 7d,枯鞘丛率5% - 8%;晚稻分蘖期,螟卵孵化高峰后3 - 5d,枯鞘丛率5% - 8%;应进行防治。 早稻区于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120 块或枯鞘团达80个的田块用药防治一次,二化螟有多个发蛾高峰的地区一周后再补治一次。单季稻区秧田于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100 块以上秧田用药防治一次,重发区视虫情再补治一次。防治药剂可选择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 40 ml/亩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 15 ml/亩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g/亩或150 g/L茚虫威乳油16 ml/亩,上述药剂对水40 - 50 kg/亩喷雾,同时,必须保持田间有3 - 5 cm 水层 4 - 5d,以保证防治效果。注意上述药剂对蚕有毒,养蚕区慎用。 水稻三化螟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 )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因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而得名。国外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沿江、沿海平原稻区受害严重,是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的重要稻虫。分布在山东烟台以南各稻区。只为害水稻或野生稻。 【为害状】 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0 - 13 mm,翅展 23 - 28 nm,浅黄色,前翅近三角形,黄白色,中央有1明显黑点,后翅白色,腹部末端具 1簇棕鳞毛,用来覆盖卵块。雄蛾体长8 - 9mm,翅展 18 - 22 mm,前翅浅灰褐色,中央黑点不明显,从翅尖至后缘具暗褐色斜纹1 条,外缘生小黑点7 - 9个。后翅色白。 卵扁椭圆形,由数十粒至百余粒叠成卵块,长5 - 7mm,宽3 mm左右,似半粒发霉的黄豆,卵块由 3 层组成,边缘1 - 2 层,表面覆有棕色鳞毛。 末龄幼虫体长21 mm,头浅黄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背面中央有半透明的背线,腹足趾钩单序全环,椭圆形。 蛹长12 - 15 mm,圆筒形,黄色,外包白薄茧。近羽化时雌性为金黄色,雄性为银白色,雌蛹腹末圆钝,后足伸达第5 腹节或略长,雄蛹腹末较瘦,后足伸达第7 - 8 腹节。在测报上,据蛹的色泽从浅到深分为7级。 【生活习性】 河南省年发生2 - 3代,安徽、浙江、江苏、云南等省3代,高温年份可4代,广东省5代,中国台湾6 - 7代,南亚热带10 - 12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达16℃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在安徽每年发生3 - 4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和为害情况大致为:第一代桩,上中旬,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枯心;第二代在7月为害单季晚稻和迟中稻造成枯心。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白穗;第三代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双季晚稻造成枯心,为害迟中稻和单季晚稻造成白穗;第四代在9 - 10月,为害双季晚稻造成白穗。 螟蛾夜晚活动,趋光性强,特别在闷热无月光的黑夜会大量扑灯,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刚孵出的幼虫称蚁螟,从孵化到钻入稻茎内需30 - 50 min。蚁螟蛀人稻茎的难易及存活率与水稻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水稻分蘗期,稻株柔嫩,蚁螟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入,还有,孕穗期稻穗外只有1 层叶鞘;孕穗末期,当剑叶叶鞘裂开,露出稻穗时,蚁螟极易侵入,其他生育期蚁螟蛀入率很低。因此,分蘗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 被害的稻株,多为1株1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1 - 2次,以3龄、4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龄或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 天敌有寄生蜂、稻螟赤眼蜂、黑卵蜂、啮小蜂、蜘蛛、青蛙、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 三化螟是一种繁殖力很强,为害性很大的害虫,在防治上要提高警惕,协调地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以控制螟害的发生。 1.越冬防治:越冬是螟虫一年发生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采取各种措施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对减轻来年螟虫威胁有重要作用。 (1)适时春耕灌水,栽插早稻的绿肥田,要在越冬代螟蛾尚未盛发前,及时抢耕,抢灌,如能在谷雨前耕灌,可基本消灭绿肥田稻桩内的全部三化螟幼虫。大麦田和蚕豆田,应尽量做到熟一块,收一块,耕灌一块。 (2)绿肥留种田短期春灌,留种绿肥田,如果螟虫较多,可以从越冬螟虫化蛹高峰到盛末期春灌3 - 4d,水深以淹没稻桩为度,杀螟效果好,且对绿肥留种无影响。 2.农业防治:在一个地区内,不安排早稻,中稻和单季晚稻的混栽,可减少三化螟发生的桥梁田。 3.药剂防治:亩用200 g/L丁硫克百威200 - 250 ml;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ml(主治螟虫,兼治稻纵卷叶螟);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g(主治螟虫兼治水稻蝗虫、稻飞虱);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60 ml,加48%毒死蜱乳油40 ml。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机动喷雾器对水12 kg,手动喷雾器对水50 kg,于阴天露水干后或晴天下午17:00后均匀喷雾防治。 水稻大螟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又叫蛀茎夜蛾、紫螟,属昆虫纲鳞翅日夜蛾科。大螟分布较广,在我国中南部稻区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多。食性复杂,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梁、甘蔗、小麦、粟、芦苇、油菜、茭白、稗等。 【为害状】 与二化螟相似,蛀入稻茎内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但一般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蛀孔外。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5 mm,翅展约30 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 mm,翅展 27 mm,触角栉齿状。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 - 3 行。末龄幼虫体长约30 mm,粗,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 5 - 7龄。蛹长13 - 18 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 根钩棘。 【生活习性】 云贵高原年生2 - 3代,江苏、浙江等省3 - 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 - 5代,广东南部、中国台湾6 - 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杂草叶鞘内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入叶鞘内取食,蛀入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为害田边2 - 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 10 - 30cm,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每雌可产卵 240粒,卵历期1代为12 d,2 - 3代5 - 6d;幼虫期1代约30 d,2代28 d,3代32 d;蛹期10 - 15 d。 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 2.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 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 - 2龄阶段,结合纵卷叶螟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维·毒死蜱、三唑磷、阿维。杀虫单等药剂。 水稻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又名稻纵卷叶虫、俗称刮青虫、白叶虫、包叶虫等,属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是全球多数水稻生产大国稻作上的一种重要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中国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 【为害状】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结苞为害,食去稻叶上表皮及叶肉,成为白色条斑,使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发生时,全田虫苞累累,白叶连片,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水稻分蘗至拔节期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特别是孕穗、抽穗期剑叶被吃白,造成瘪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对产量影响很大。 初孵幼虫至1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叶尖的叶缘,即“束叶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幼虫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 - 5龄,幼虫频繁转苞为害,被害叶片呈枯白色。5龄:白叶,后期处于化蛹期;纵卷叶片形成虫苞和啃食叶片形成白叶是其为害特征。 同样为害水稻并形成虫苞的害虫还有稻苞虫,但它所结的虫苞由多张水稻叶片缀连而成,在田间很容易区分。 【形态特征】 雌成蛾体长8 - 9 mm,翅展 17 mm,体、翅黄褐色,前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中横线短,后翅也有2条横线,内横线短,不达后缘。雄蛾体稍小,色泽较鲜艳,前、后翅斑纹与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缘中央具 1黑色眼状纹。卵长1 mm,近椭圆形,扁平,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细网纹,初白色,后渐变浅黄色。幼虫5 - 7龄,多数 5龄。末龄幼虫体长14 - 19 mm,头褐色,体黄绿色至绿色,老熟时为橘红色,中、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个,前排6个,后排2个。蛹长7 - 10mm,圆筒形,末端尖削,具钩刺8个,初浅黄色,后变红棕色至褐色。 【生活习性】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无滞育、抗寒力较弱、发育起点温度稍高的昆虫。一般地在30oN以南越冬,在21oN以南地区可终年繁殖为害,其为害分界线随各年的气温高低而不同。 东北年生1 - 2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5 - 6代,海南南部10 - 11代,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禾、双穗雀麦等禾本科杂草。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我国30’N以北地区,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如在安徽该虫也不能越冬,每年5 - 7月成虫从南方大量迁来成为初始虫源,在稻田内发生4 - 5代,各代幼虫为害盛期:1代6月上中旬;2代7月上中旬;3代8月上中旬;4代在9月上中旬;5代在10月中旬。生产上1代和5代虫量少,一般以2代、3代发生为害重。成虫白天在稻田里栖息,遇惊扰即飞起,但飞不远,夜晚活动、交配,把卵产在稻叶的正面或背面,单粒居多,少数2 - 3粒串生在一起,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田产卵的习性,喜欢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和花蜜。卵期3 - 6d,幼虫期15 - 26 d,共 5龄。幼虫活泼,剥开虫苞查虫时,迅速向后退缩或翻落地面。老熟幼虫多爬至稻丛基部,在无效分蘗的小叶或枯黄叶片上吐丝结成紧密的小苞,在苞内化蛹,蛹多在叶鞘处或位于株间或地表枯叶薄茧中。蛹期5 - 8d,雌蛾产卵前期3- 12d,雌蛾寿命5 - 17 d,雄蛾4 - 16d:该虫喜温暖、高湿。气温22 - 28℃,相对湿度高于80%利于成虫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的存活。为此,6 - 9月雨日多,湿度大利其发生。田间灌水过深,施氮肥偏晚或过多,引起水稻徒长,为害重。 【防治方法】 1.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生物农药Bt.制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效果和保叶效果好,示范田蜘蛛总量比非示范区高,示范区稻田生态平衡,对稻飞虱等害虫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稻纵卷叶螟亩幼虫量明显下降,同时,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低,既有效控制了为害,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稻田生态,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药剂防治最好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开始,最迟在幼虫 4龄以前进行,重点控制穗期害虫。适合药剂有1.8%阿维菌素16 - 28g、 甲维盐(0.3 - 0.6 g纯药)、40%毒死蜱 100 ml、20%氯虫苯甲酰胺10 ml以及氟铃脲、除虫脲等。轮换使用上述药剂和混配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有效期的药剂,如10%氟铃·毒死蜱乳油、2.2c70甲维·氟铃脲,3%顺清(氟铃脲+阿维)60 ml、15%茚虫威12 - 15 ml、24%氰氟虫腙悬浮剂亩用40 - 50 ml、10%阿维·氟酰胺SC20 - 30 ml。40%丙溴磷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每亩(1亩=667 m2)用80 - 100 g 制剂常量或弥雾喷雾,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防效高,对稻飞虱的防效明显,同时,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虫。 水稻稻螟蛉稻螟蛉(Naranga aenescens Moore)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遍布中国各地。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茭白及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 【为害状】 以幼虫食害稻叶,1 - 2龄将叶片食成白色条纹,3龄后将叶片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咬成破碎不堪,仅剩中肋。秧苗期受害最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 - 10 mm,翅展 16 - 24 mm。雄蛾体黄褐色,前翅深黄色,上生两条近平行的紫红色斜带,后翅暗褐色。雌蛾体黄色,前翅黄褐色,具断续的紫红斜带2 条,后翅浅黄色。越冬成虫体、翅颜色及斜带色较深。卵半球形,紫红色或暗紫色,表面具方格形刻纹。末龄幼虫体长18 - 22 mm,绿色,背线、亚背线色浅,气门线浅黄色,第一对腹足乳突状,第二对腹足短小,行走时拱起来。蛹褐色,长7 - 10mm,近羽化时呈现金黄色光泽。 【生活习性】 年生3 - 6代,以蛹在稻丛或杂草苞叶中或叶鞘问越冬。江西越冬代成虫于翌年 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发生,第一代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底,第三代8月初至9月中旬,第四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成虫多于清晨羽化,寿命4 - 7d,产卵前方期2 - 3d,产卵历期2 - 4d,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杂草间,夜晚交配产卵,卵多产在叶片或叶鞘上,聚生,每处2 - 20粒,排成1 - 3 行,每行 3 - 5粒,卵期3 - 6d。幼虫喜于清晨孵化,白天在叶上静止不动,夜晚或阴雨天取食为害,幼虫期11 - 27 d,老熟后常把叶尖折成三角形虫苞后于虫苞下部咬断,使其落在田面上,结薄茧化蛹在其中,蛹期4 - 8d。 【防治方法】 1.清除害虫。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秋收后及早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收集散落及成堆的稻草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场所。 2.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但一定要采取联合行动一个村、一个屯全部设灯方可。 3.药剂防治。一般在幼虫 23龄期进行。可选用的药剂有可选用90%敌百虫结晶或25%喹硫磷800 - 1 000倍液喷雾或每亩(1亩=667m2)用18%杀虫双250 - 300 ml或30%乙酰甲胺磷120 - 160 ml对水 40 - 50 kg喷雾o 4.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螟蛉绒茧蜂灭幼虫等。 水稻稻褐眼蝶稻褐眼蝶Melanitis le da Linnaeus为鳞翅目,眼蝶科。寄主稻、麦、甘蔗、粟及其他禾本科植物。分布于中国的河南以南,但在长江以南较常见,局部山区稻田,密度较大。 【为害状】 幼虫食稻叶,多沿叶缘蚕食成缺刻,行动迟缓。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 - 20 mm,翅展 40 - 48mm。体褐色,腹部背面中央有1条黑色纵带,各节间黑色。翅的外缘有波状凹缺,正面黄褐色至暗褐色;反面灰黄褐色,并杂有许多黄褐色短横纹。前翅翅尖,后方第一中脉终止处显著突出;正面外缘与中室间、第二中脉上下方各有1个横向椭圆形白心黑斑,黑斑四周并有橘红色或橘黄色晕;反面有3个圆斑,一个较大,另两个较小,在近翅尖处;这3个斑均为白心,环以黑色、黄白色、黄褐色三层同心圈;在较大圆斑上下还各有1黄白色斑点;3个圆斑内方有外、中、内3 条褐色横带,均不达后缘,横带尤短,仅至中部。后翅第三中脉终止处显著突出,正面外缘与中室间、第一肘脉上下方各有1近圆形白心黑斑,下斑较大;反面近中部有1 条横贯全翅的褐色弧形带纹,带纹外方有5个与前翅反面同色的同形斑纹,其中,以近翅尖斑及近臀角第二斑为最大;另在第一中脉与第二中脉间还有1个黑褐色斑点。翅正面黑斑中心白斑小或不明显。 卵球形,直径约0.9 mm,淡黄色,表面有微细网纹。 末龄幼虫体长32 - 40 mm,近纺锤形。头大,灰黄色,有1对鲜红色长角状突起,形似龙头;突起基本黑色且有皱纹。胸腹部鲜绿色,背线浓绿色,两侧具3 - 4 条不明显的纵纹;各节多横皱,在皱面有横排的深绿色小颗粒。腹部末端有1对后伸的尾角。 蛹长15 - 17 mm。初绿色,后渐变灰绿至褐色。腹部背面弓起,似驼背。 【生活习性】 稻眼蝶在广东一年发生5 - 6代,田间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田边、沟边、塘边杂草上越冬。翌年 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出成虫。成虫喜在竹林、花丛间活动、交尾、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产卵前期5 - 10 d,交尾后2d开始产卵,产卵期长达30 d。卵多产于浓绿的稻叶上,一般田边稻株着卵量较多,每雌平均产卵 90多粒。幼虫在3龄前活动力弱,食量少,3龄后食量大增,取食时沿叶缘吃成缺刻,有时把稻叶咬断。老熟幼虫多爬至稻株下部吐丝倒挂化蛹。早、晚稻生长期间均可受稻眼蝶为害,但一般晚稻受害较重。成虫子上午羽化,不很活泼,畏强光,白天多隐蔽在稻丛、竹林、树阴等荫蔽处,早晨、傍晚外出活动,交尾也多在此时进行。卵散产,多产于稻叶上。老熟后即吐丝将尾部固定于叶上,然后卷曲体躯,倒悬蛻皮化蛹。一般在山林、竹园、房屋边的稻田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1.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能有效地压低越冬幼虫基数。 2.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 3 龄前用药。可选用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800 - 1000倍液喷雾。 |
|
来自: cccny4i8775snh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