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方荟萃】咳嗽案

 zyh3080 2017-11-02

咳嗽案

王志汕 2014级修园班

郭明章,主任中医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分会委员,主要从事经方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擅长治疗外感,咳喘,失眠以及消化道等疾病。

黄某某 男 18岁 

初诊:2016-4-08 

主诉:咳嗽1周

现病史: 咳嗽,咽痒而咳,痰黄,舌尖红,中部苔白厚。嘴唇脱皮,色淡,口干喜饮。右关缓滑,左脉弦,两寸弱。

方药:桂枝汤合逍遥散加减

桂枝10g,赤芍12g,生甘草6g,大枣3枚,生姜3片,党参10g,柴胡10g,茵陈蒿12g,青陈皮(各)6g,醋香附10g,牡丹皮6g,桔梗15g,枳壳10g,薏苡仁、茯苓各10g,麦芽、谷芽各10g,浙贝10g,天竺黄15g,全瓜蒌20g,炒僵蚕5g

      6剂,日一剂,水煎温服,日2服。

体会

在《黄帝内经·咳论》里,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曰∶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曰∶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故张景岳《景岳全书》里面提出: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盖因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内传于肺,此为外感咳嗽,若经久不愈,由肺传于五脏。而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二者,理应分清主次先后,辨证论治,而后对症下药。

此案是外感咳嗽,日久传及它脏。因其外感风寒,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而为咳,又有风邪内袭,咽痒而咳。因其高三备考,课业繁重,压力较大,故容易肝气不舒,心肝火旺,进而舌尖红,痰黄,左脉弦,口干喜饮,内有火热之象。察其舌,色淡,中部苔白厚,右关缓滑,有痰湿内蕴。故我师以桂枝汤发散表邪,祛风散寒;然,其症有化热之象,痰已见黄,伍浙贝、桔梗、 天竺黄、 全瓜蒌清热化痰,其中,炒僵蚕在祛痰的同时可以祛风,对咽痒而咳一药两用;再以柴胡、 青陈皮、醋香附、牡丹皮、茵陈蒿,疏肝理气,清热泻火;最后以薏苡仁、茯苓、 麦芽谷芽,健脾利湿,使其无以生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