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鉴赏

 陶斋333 2017-11-02

                                                                                                            作者           陶斋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中国很多地方都在闹地震,扬州也不例外,不少人甚至离开楼房住到自己搭建的地震棚里,人们对地震有各种担心,扬州轻工机械厂的工人朱立恒先生,担心家里祖传的一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被震坏,于是,赶紧把梅瓶拿到扬州文物商店出售,文物商店的店员看了梅瓶以后,认为是清代的东西,没有官款,属于民窑,开价16元,朱立恒认为太低,商店加了2元,最后以18元成交。之后,扬州文物商店将这件“清代民窑”瓷器搁置起来未予重视。有一天,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州,见到了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沈先生对梅瓶的断代提出了异议,这才引起扬州文物商店的注意,1978年,将这件梅瓶送北京参加了“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展出以后,上海、南京和北京的博物馆都想收藏,在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扬州文物商店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随即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和南京博物院的王志敏先生对梅瓶进行了鉴定,他们一致认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霁蓝釉瓷器精品。1992年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成了扬州博物馆的馆之宝(图1)。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鉴赏                              图1
全世界馆藏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仅三只,除扬博这只外,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北京颐和园还分别收藏一只,北京与巴黎所藏梅瓶皆有瑕疵,北京所藏高度33cm,瓶身有裂,巴黎所藏高33.6cm,龙头部分烧造时有瑕疵,扬博所藏高度为43.5cm,尺寸为三只中最大的,且保存最为完好,确为国之瑰宝,其估价目前已经用亿元作单位了。瓶子原来的主人朱立恒已经退休,据说,他在扬州一个小巷子中开了一家面馆,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闲暇时带会着小孙子去博物馆看看这只原来属于他家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博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推出之后,景德镇烧造了大量的仿品,满足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猎奇的心理,据笔者观察,民间确有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真品,由于被仿品吓坏了的某些专家不认,造成了收藏的有利条件和机会,陶斋收藏了一只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图2),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鉴赏图2
高44公分,小口圆唇,梯形细短颈,肩丰满,肩以下渐收,正足处微撇,腹部有二道接胎痕,下腹部可见拉坯痕,细砂平底,通体施霁蓝釉,釉色浓艳匀润,瓶内不施釉。瓶肩与上腹之间,雕塑了三爪游龙一条,正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上覆青白釉,白龙小首细颈,形体矫健,与蓝地形成色彩的强烈对比,仿佛白龙腾游于蓝天,极富艺术感染力。此瓶与扬博的梅瓶不完全一样,扬博的梅瓶龙身施的是白釉,此瓶龙身施的是青白釉,龙身刻纹饰处因釉厚显青色,突出了龙身的纹饰,在蓝白二色之间,又增加了一个中间色,装饰效果更佳(图3);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鉴赏                    图3
据扬博介绍,该馆梅瓶的龙纹是在胎上浅刻而成,此瓶的龙纹高于瓶面,必须先贴塑,后雕刻,两种龙是不一样的。该瓶瓶身有裂,锔有九个铁锔钉,锔钉的年代在清代以前。锔了钉的南宋龙泉碗“蚂蝗绊”还成了日本著名的国宝,所以此瓶仍然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