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的功效与作用:桑皮为桑科植物桑根皮,桑皮又叫桑白皮,桑根白皮,蜜桑皮,桑皮的功效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皮的作用是治肺热喘痰,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桑皮用药禁忌是肺虚无水,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桑皮。 基本概述 药名:桑皮 别名:桑白皮、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蜜桑皮、双皮、双白皮、炙桑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药材基源:桑皮为桑科植物桑根皮。 功效作用 1、桑皮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挫散,入棱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刮、儿药证直诀》泻自散) 2、桑皮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浴浸三宿,净刮上黄皮,挫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钦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3、桑皮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姜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桑皮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皮四钱,冬瓜仁五钱,草苗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5、桑皮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自皮,炙令黄黑,挫,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小米,勿用盐。(《肘后方》) 6、桑皮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钱,拘把子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7、桑皮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8、桑皮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9、桑皮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10、桑皮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佯胶,以酒和数肿。(《干金方》) 11、桑皮治娱蚁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 12、桑皮治坠马锄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13、桑皮治肺气喘急坐卧不安:桑根白皮锉甜葶苈隔纸炒,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微利为度。(《圣济总录》泻肺汤) 14、桑皮治水肿通身皆肿:桑根白皮(炙黄色锉)五两、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三味口父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生姜一枣大(切)饴糖半匙煎至二盏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桑皮汤) 15、桑皮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坐卧皆难:桑根白皮一两(锉)、酸枣仁一两(微炒)、薏苡仁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桑根白皮散) 1、桑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宰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李杲) 2、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召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看,不宜用之。《纲目》 3、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药品化义》 4、桑皮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汗。《神农本草经》 5、桑皮无毒,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名医别录》 6、桑皮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药性论》 7、桑皮温,调中,下气。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藏虫,止霍乱吐泻。《日华子本草》 6、桑皮味甘,寒,无毒,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开宝本草》 9、桑皮治服金石发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性微凉。《本草衍义》 10、桑皮气寒,味苦酸。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药类法象》 12、桑皮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药性赋》 13、桑皮气寒,味苦、酸。甘而辛,甘厚辛薄,无毒。入手太阴经。《汤液本草》 14、桑皮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象》 15、桑皮甘以固元气,辛以泻肺气之有余。《心》 16、桑皮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缝金疮。续断、麻子、桂心为之使,忌铁铅。《本草》 17、桑皮气寒味苦酸,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呕血,消水肿,利水道,须炒而用之。《本草衍义补遗》 18、桑皮专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宋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面喘,面肿身热,泻白散主之。桑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泻肺,利大小肠,降气散血。《本草纲目》 食用方法 桑皮汤 组成:桑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2.4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通口服。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方歌:桑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桑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1分、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分、秦艽(去苗土)1分、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1钱匕,水7分,牛乳1合,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主治:小儿发黄。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桑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2两、消石(研如粉)2两、紫葛3分、芍药3分、犀角(镑)1分、虎杖1分。 制法:上除消石外,共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消石半钱匕,打匀。空心、晚后温服。 主治:瘰疬,肝中有根。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桑皮汤 组成:桑皮1钱、干葛1钱、柴胡1钱、黄芩(枯)1钱、元参1钱、地骨皮1钱5分、天冬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木通4分、甘草4分。 用法:上加葱、姜,煎服。 主治:火邪伤肺,皮肤发痛,手不可按者。 来源:《医钞类编》卷五。 桑皮散 组成:桑皮(炒)、桔梗、川芎、防风、薄荷、黄芩、前胡、柴胡、紫苏、赤茯苓、枳壳、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21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风热上壅,咳嗽连声,胸闷心烦,喉间有血腥气者。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 桑皮散 组成:鲜桑根白皮500克 用法:上药用米泔浸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入糯米120克,焙干为末。每服3--6克,米饮调下。 功效:清肺止咳。 主治:肺经有热,咳嗽极甚,或吐血鲜红者。 来源:《政和本草》卷十三引《经验方》。 桑皮散 组成:桑皮30克(锉)、赤茯苓60克、汉防己15克、木香15克、紫苏子7.5克、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微炒)、木通22克(锉)、大腹皮15克(锉)、槟榔22克、青橘皮22克(汤浸,去白、瓤,焙) 用法:上药捣罗为散。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功效:利水退肿,下气降逆。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桑皮散 组成:桑根白皮1两(锉)、泽泻半两、汉防己半两、木香半两、槟榔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紫苏茎叶1两、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湿脚气,肿满喘急,大便不利。 来源:《普济方》卷二四二。 桑皮饮 组成:桑根白皮(锉)1两半、木通(锉)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桔梗(炒)1两半、大腹皮1两半、款冬花1两、紫菀1两、槟榔1两、旋覆花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主治:肺气壅热,喘息咳嗽,不得安卧,咽嗌干燥。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中盏,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桑皮茶 组成:桑皮30克 制法:先把桑皮的一层表皮轻轻刮去,洗净,切成细块。每次用3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一剂。 主治:1、面目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辨证为水道失利,水湿潴留,如急性肾炎。2、肺热咳嗽,甚则气急,皮肤蒸热,目窠浮肿。 禁忌:肺虚、小便多者慎用。 来源:《肘后方》 桑皮酒 配方:桑皮200克,白酒1000克。 制法:将桑皮切碎,浸入米酒中封口,置于阴凉处,每日摇动1--2次,7天后开封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功效:泻肺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多等症。 功效:肺寒咳嗽忌用。 桑皮粥 材料:大米100克、鲜桑皮1块、冰糖1块。 做法: 1、将鲜桑皮刮去黄色外皮,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成浓汁,过滤取汁;冰糖达成碎末;大米淘洗干净,捞出沥干备用。 2、坐锅点火,加入适量清水,先倒入药汁搅拌均匀,再下入大米,旺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然后转小火煮至粥将成,再撒入冰糖末略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桑皮蜜汁 材料:桑皮10克,蜂蜜30克。 做法:桑树根皮刮去外面的一层橘红色表皮即得桑皮。洗净,阴干待用。将桑皮剪成小段,放沙锅内加蜂蜜,小火炒至蜜被吸收,加清水一大碗,熬至半碗即可。 功效:清肺消火、化痰止咳、通便,治小儿肺炎、咳嗽痰黄、便秘口干 桑皮煎 组成:桑根皮5合、白狗肺1具、甘草12分、茯苓12分、芍药12分、升麻12分、贝母12分、杏仁(炒)10分、李根白皮4分、淡竹青皮8分、款冬花6分、麦门冬6分、蜜1升、地黄汁1升、黄芩11分。 用法:上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杏膏、地黄汁、蜜,微火煎,不住手搅,至2升3合,绵滤。2-3岁儿,每服1合,温服,日、夜各3次。 主治:小儿咳嗽,经久不愈,一嗽气绝;及伤肺见血。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六。 百合桑皮粥 材料:百合3克、桑皮3克、款冬花3克、萝卜子2克、冰糖4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百合、桑皮、款冬花、萝卜子先入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倒出汤计,再加水200克,煮10分钟左右,弃去药渣,两次汤汁合并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冰糖入锅,共煮成粥。 功效:清肺润燥、消肿止咳,治小儿干咳、无痰少痰、鼻燥咽干、喉痛、舌苔薄黄 大豆桑皮汤 组成:大豆2大升、桑根白皮1握(切)、槟榔2-7枚(劈)、茯苓2两(切)。 用法:先将大豆加水1斗,煮取5升,去豆,再将后3物,以前豆汁浸经宿,煮取2升,绞去滓,添酒2合,纳药中,随多少服之。 主治:脚气遍身肿。 禁忌:忌酢物。 来源:方出《外台》卷十九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柴胡桑皮汤 组成:柴胡(去苗)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大腹(连皮,锉)1两半、黄连(去须)1两、当归(切,焙)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梅(拍碎)4枚、黄芩(去黑心)半两、旋覆花(微炒)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主治:咳嗽,上气促急,心躁寒热,四肢烦疼,夜间甚者。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阿胶白皮粥 材料:阿胶、桑皮各15克、糯米100克、红糖8克。 制作:将桑皮水煎2次,去渣取汁。糯米淘净人锅内,加水煮10分钟,倒入药汁、阿胶,粥熟入红糖。 用法:每日服2次,早晚空腹服食。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清肺。适用于血虚、阴虚久咳咯血、月经过少、崩漏、便血等症。 来源:《养生康复粥谱》 用药禁忌 1、肺虚无水、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桑皮。 2、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3、肺虚无水,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桑皮。《本草经疏》 4、肺虚,小便利者蒙用桑皮。《得配本草》 桑白皮的简介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Sānɡ Bái Pí 【别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冬季采挖,洗净,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 【炮制】 桑皮:刷去灰屑,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取桑皮丝,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斤,用炼熟蜂蜜30斤)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②《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③《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④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⑤《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⑧《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⑦《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桑白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桑白皮的禁忌注意 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 ③《得配本草》:肺虚,小便利者禁用。 桑白皮的选方 ①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③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婪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④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四钱,冬瓜仁五钱,葶苈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⑤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⑥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钱,枸杞子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⑧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⑨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⑩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 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湖南药物志》) ⑿治坠马拗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扩展阅读:桑白皮的各家论述 ①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又桑白皮泻肺,然性不纯良,不宜多用。 ②《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③《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