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 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 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 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 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 ,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 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 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