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晓萱已经40岁了,没结婚,没孩子,但依然是个小魔女

 女神书馆 2021-12-08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鱼

十月二十七日,范晓萱分享了自导自演的MV。

浅黄短发,素颜出镜,跟着节奏即兴摇摆。

一个人,一场party。

一首歌,一次独角戏。

词曲、演唱是男友Allen。

演员、导演是她。

范晓萱说:突发奇想的我,想到一个有趣的主题,用音乐邀请几位也有共鸣的好友,用纯粹、自然、简单、真实和生活化的方式,在MV中演绎每首歌的表达。

做音乐,玩耍一样。

像青春,痞子那种。

多年不见,她的模样依旧是我们记忆中那个少女,活泼,可爱,酷劲十足,百变炫目。

在台湾,有很多个性女音乐人,杨乃文、陈珊妮、戴佩妮等等,印象最深的,是范晓萱——她介于她们之间,有才不拒人千里之外,亲切不甜腻让人触动,深情不做作让人铭记。

仔细想来,有“音乐小魔女”之称的范晓萱,从未生活在音乐之外,音乐成了滋润她独特气质的土壤,成了注入她热血灵魂的种子。

1977年,妈妈17岁,结婚了,生下范晓萱。

父母的婚姻,从范晓萱出生那一天起有了裂痕。夫家重男轻女,想要个男孩。两年后,父母离婚,父亲连抚养权都不愿争取就离开了。

1979年,妈妈19岁,离异了,独自抚养范晓萱。

范妈妈在酒吧做驻唱,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养家。

妈妈的乐感很好,有一支Sure57的麦克风,独一无二的好嗓音和鹤立鸡群的爵士风格。

环境对范晓萱影响很大。

3岁时,她学钢琴,开始每天练琴的单调生活。

7岁时,她在光仁小学音乐班读书,课上沉浸在音乐里,放学后她按部就班去上兴趣班,继续练琴,也学长笛。

她形容那时候的自己,“很乖,乖到已经over了。”

“就是我婆婆叫我一个人在家:'坐在这边,你乖乖看电视,婆婆去买菜,你不要乱跑哦。’

然后我就真的在那边一直看电视。

婆婆回来说:'这么乖啊。’

我说'我都在看电视,有一直看。’

然后婆婆就说:'不是这个意思啦,你还是可以上厕所啊。’

我小时候很容易被设定。”

她很少去看妈妈演出,看过一次就无法忘怀。

舞台上的妈妈,摇身一变,光彩四射,漂漂亮亮,香喷喷的,成为另一个人,陌生又熟悉,感觉非常奇妙。

母亲下班后,通常时间已经很晚,回到家还觉得不尽兴,母女两打开唱机,继续听卡朋特——20世纪最成功的兄妹乐队,妹妹因过度减肥患厌食症去世。

因为妈妈,范晓萱的童年充斥了各种音乐,流行,爵士,本土民乐,国外大腕,更少不了妈妈自己唱的《泪流成河》。

12岁,对范晓萱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年纪。

那年的某天,她坐在马桶上,灵感涌现,完成了自己第一首曲子创作。

不久,广告商看中她长相甜美,邀她拍了一支广告。

之后,她一口气接了很多广告和MV

几年后,她认识了恩师李亚明,成为他的旗下艺人。

18岁,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母亲17岁生下她,音乐的洗练贯穿了她的豆蔻年华。

范晓萱18岁做歌手,一脉相承,更加出色。

她唱《哆啦A梦》和《樱桃小丸子》的中文版,所有人都把她当做少年儿童的好伙伴。

她唱《我爱洗澡》和《小叮当》,唱出了所有人中学时期的小心思,小珍惜。

她是神话里的鲤鱼,钻进你心里,唱出你的真性情,说出你的心里话。

她能唱儿童歌,也能唱情歌。

在《雪人》里,她成了等待恋人的女孩,圣诞节也要独自一人过节。

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拼出你我的缘份

我的爱因你而生

你的手摸出我的心疼

在《消失》里,她最爱与恋人玩捉迷藏,自有期待。

没有约会时的等待

离开我熟悉的城市

忘记我自己的名字

说没有结局的故事

你不想听,我就消失

后来,公司给她量身定做了《健康歌》,唱遍大街小巷,就连课间操的音乐都是它。

1998年,范晓萱登上春晚,那时候没有哪个少女比她更家喻户晓。

未来的路摆在眼前。

继续做调皮可爱的小魔女,唱流行的情歌和儿童歌是最好的选择,驾轻就熟,专辑销量有保证。

范晓萱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她说,“我是范晓萱,21岁,做自己的音乐。”

她说,“一个人,心里明明有一座火山,为什么要扮演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呢?”

骨子里的躁动和不安,不想被限制。

她不再是嗓音幼稚的懵懂少女,她剃了板寸,很炫目,很耀眼。

她跟随自己的内心,开始纹上在大人们看来是“坏女孩”标签的纹身、开始有了耳洞,再后来,那颗向梦露致敬的“美人痣”彻底击垮了人们的忍耐。

她以这样的方式,与过去告别,界定未来的路。

在媒体记者的眼里,她成了进入叛逆期的孩子,报纸上经常用“痛心疾首”抨击她的改变。

听众对她的转型也心灰意冷,她发行的专辑《darling》销量下跌,尽管《氧气》深入人心。

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快不能活

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救我

空气很稀薄,因为寂寞

1999年发行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成为她职业生涯中销量最差的一张,尽管专辑本身横扫各大奖项。

我说,我要我们在一起

柔情的日子里

爱你不费力气

傻傻看你

只要和你在一起

专辑《我要我们在一起》封面

范晓萱被边缘化了。

流行歌手的标签,被撕掉。

大众喜爱的面纱,被揭开。

这个时期,她心情最低沉。

那个时候,刚好是我想摆脱'小魔女,一心想做自己音乐的时期,但唱片公司不同的想法、家人的期许和我给自己的压力,让我很痛苦,当时我感受不同人的嘴脸、心机和是非。

她拿生活耍开心,拿音乐当叛逆,恋爱也成了被坏脾气捉弄的玩偶。

范晓萱的新专辑发布会上,周俊伟手捧玫瑰,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她说,“我要我们在一起。”

两人洒脱地相恋了。

他们一起逛街,一起上节目。

主持人说,“周俊伟真的很好,'他对萱萱很不错’这句话就像波浪一样,不断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大家都知道了。”

周俊伟很腼腆,听到主持人夸他,只说,“有吗?”然后笑的很开心,很自豪,仿佛这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主持人说,“看来萱萱不是一个很好对付的女友。”

他赶快接话说,“那要看你怎么看了,我觉得爱一个人就是去爱她的本质,一个人的本质当然会有好,会有不好,就看你怎样去包容,看你爱的程度。”

他对她,一点脾气都没有,一句抱怨都不会。

范晓萱觉得,这还不够。

恋爱应该跟着抑郁症的节奏忽上忽下,像坐过山车。

她的脾气很坏,也经常搞破坏,周俊伟没有离开,反而更细心的照顾。

她怕冷,他每天在她入睡前用吹风机吹热被窝,才安心让她躺进去。

为防止她行为过激时胡来,他把家里所有刀都收起来。

一次,范晓萱站在酒店20层楼上,有了轻生的念头。周俊伟看到,一把抱住了她。

她坦言,与周俊伟在一起时,恋爱对她来说,就是自杀与防自杀之间的摆钟。

她在日记里记下,我只对你掉眼泪,因为在外面我都是表现坚强的。

范晓萱渐渐好起来,两人却分了手。

清醒过来的她坚持认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周俊伟,配不上他为照顾她,推掉所有工作,变得焦头烂额的这份深情。

分手,对她来说,是更坏的结局。

她不愿见人,朋友拉着她出去,她看到朋友们很开心,发觉自己更加孤独。

小S看了一部电影,没有与她讨论,她当天回家就哭了,很委屈。

只有音乐成了拯救的出口。

她发行了《还有别的办法吗》。

这张专辑,极度冷色调,高度概念化,是对流行最疯狂的一次叛逆,是一个病人最真实的自我发泄。

就是这样一张专辑,引起了大量的共鸣。

大学邀请她去演讲,她胆怯,不知道该讲什么,只好分享自己的患病期间的经历。结果,来听她演讲的人挤满了现场。

她第一次意识到,她不是一个人孤独,也不是一个人生病。

如果我还有一点影响力的话,我必须要好起来,因为如果我能够好起来的话,就有一个希望在,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她才发现,做自己很难,但没有错。

不要说那是前卫,或任性,或跑的快,或自我等等的形容词,我只是在长大的路上,有了自己所喜欢,所不喜欢,所追求,所放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变成了全世界只有一个的“范晓萱”。

没有对错,没有超越或落后,那只是一个人的喜恶而已,而我的期许就是舒服而安心地当我的“范晓萱”。

断断续续的笔记,后来汇集成书,叫做《乱写》。

30岁,她彻底痊愈,回台湾组建了“范晓萱&100%”乐队。

她剪了新短发,发色更亮,手臂上纹了新的纹身,图案更狂。

本以为痊愈是回头,她已经重新上路。

对范晓萱来说,叛逆不是标签,不是随便做做,是执着的行动。

与乐队在一起,她找回了想要的音乐,找回了最自我的填词。

我的魅力随着创作而减少了

我的创作随着病而不见了

因为我不想再重蹈覆辙

是不想你再那么辛苦

不一样的我不想重蹈覆辙

我的好转带来了创意匮乏

我的匮乏又让我陷入沮丧

没有身材,没有外表

又是负面思考

这些句子,来自专辑《赤子》里的第一首歌《鬼打墙》。

《赤子》发行后,乐队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乐团。

歌曲《主人》获得21届台湾最佳单曲制作人奖。

范晓萱要宣传乐队,做客《鲁豫有约》,现场还请来了周迅。

原来,两人早就是好友了。

从《自言自语》那张专辑开始,周迅喜欢上了范晓萱的歌。

范晓萱也觉得周迅的电影很不错。

麦当娜日本站的演唱会上,两人偶遇,觉得投缘,拜把子成了姐妹。

她们很像,连回短信的方式都很像,“有时候发过去的短信是石沉大海的,然后可能几天,或者是很久之后,就接着那个话题再往下聊。”

友情还在,姐妹更多。

新的恋情也有12年了。

男友是她的音乐伙伴,害羞,腼腆,古怪,有才。

范晓萱与男友Allen

走出暴风雨的她,学会了相爱。

“即使相爱,两个人也是不同的个体,要互相包容。”

她有万千风情,每一种,都捉摸不透。

她对世界依旧热情和好奇,只是每次在这个世界亮相,都与音乐有关。

《中国新声音》里,她作为助阵导师开场,打扮成印度女郎,与哈林一起演绎异域风情版的《欢乐颂》。

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做导师,歌手刘维唱《因为你是范晓萱》时,她激动不已,哭得一塌糊涂。

散场后,她送了每一个自己的学员亲手编的幸运手链。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时间可以改变任何人,看到范晓萱时却发现,那张脸还是古灵精怪,似乎什么都没变。

她的日常,温馨有爱。

她说,乐队的生命,只有在舞台上才是活的。

她的生活,还在摸爬滚打。

她懂得这个时代期待什么,也懂得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叛逆。

童心未泯,稚气未消,就是最好的范晓萱。

走自己的路,不争辩,不强求,只是一路走下去,从未后悔和退缩,就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她曾唱: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

但愿它永远不被改变

用力活过,恣意轻狂过,她做到了。

说不清为什么,她40岁了,更自由自在,更有烙印和风格。

沉淀的不是沧桑,是最初梦想的样子,而她就是倒影在梦中的那个人。

这不就是最好的人生:

出走多年,归来仍是少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