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连载九)

 玫瑰之阅 2017-11-06

地下咸阳城——秦陵的建筑布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河北沙丘。数月后,始皇尸体运回骊山陵墓,即举行盛大的葬礼。当时的陵墓四周,车骑卫队次第排布,文武百官列队送葬,后宫乐队演奏着哀乐,平民百姓齐跪在路边。骊山下,陵墓旁,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高大巍峨,一行行平直厚重的城墙雄伟肃穆,一条条宽广整齐的道路笔直通畅,那高起的阙楼和城墙的四门,宛若人间的城池楼阁;那高大鼓起的土丘中,不知埋藏了多少稀世珍宝。整个陵园俨然就是一座新建的都城!这便是秦始皇陵墓初建成的情景。


  秦始皇陵继承了战国以来的厚葬风气,并将这种厚葬的形式发扬光大并系统化、制度化,使得秦陵的规模和格局都成为以后帝王陵墓的范本。秦陵规模宏大,范围广阔,面积达到56.25平方公里,为管理陵园还专门设置了丽邑。帝王陵墓设置邑,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秦始皇陵园有内外两重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城垣。内城的中部有条东西向的墙将其分为南、北大小相等的两区;北区又有条南北向墙将其分隔为东、西两半。内外城垣之间又分为东、西、南、北四区。在上述各区及外城四周的建筑布局如下:


  (1)内城南区。


陵墓位于南区的中心。陵墓封土的北侧是大型寝殿建筑以及车马坑、陪葬坑;封土西侧有铜车马坑及两座大型袝葬坑;封土南侧有三座陪葬坑;封土东侧有三座陪葬坑。


  (2)内城北区。


北区的西半部是便殿建筑群;东半部是陪葬墓区。


  (3)内外城垣之间的四个分区。


西区:由南向北依次是大型马厩坑、珍禽异兽坑、陪葬墓区、园寺吏舍附属建筑群。东区:百戏俑坑、石铠甲坑及一组内涵不明的陪葬坑。南区和北区目前没有发现大型陪葬坑及建筑遗址。


  (4)外城的四周。


外城的东侧有一、二、三号兵马俑坑,98座小型马厩坑,17座陪葬墓。外城的西侧有修陵人员墓地、打石场遗址、砖瓦窑址。外城的北侧有建筑遗址1处,陪葬坑1座。外城的南侧目前没有发现遗迹和遗物。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秦陵布局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城的南区是陵园的核心。二是内城垣内及外城的东西两区,遗迹和遗物的分布比较密集,是陵园的重点地区。整个陵园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陵园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陵墓的封土和内外城垣的东、西门相对,由此构成一条东西轴线。大型陪葬坑多位于轴线的南侧,兵马俑坑位于正门外大道的北侧。


  秦陵建筑分为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两个部分。


  秦陵的地面建筑好似一座都城。在高大的封土之外,有夯土筑起的两重城墙。城墙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墙长1355米,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墙长2165米,宽940米,周长6210米。在这个范围内,就是秦陵的陵墓中心区域。


  封土的北边,是秦陵的寝殿建筑。秦陵的寝殿建筑在封土北边150米的地方。1976--1977年,考古人员曾在这里发现四处东西相连的建筑遗址。从残存的遗迹观察,这是一组特别高大、富丽的建筑。墙壁经过夯筑的,非常坚固,墙面上涂有白粉,平整又光滑。房子外的路面,是用片石铺成的,进门有石台阶,室内有甬道通向其他房子。房子很宽大,房上的木檩直径有20多厘米。房顶上用板瓦平铺,再用筒瓦合盖在瓦缝上,椽头有纹饰艳丽的瓦当。


  从寝殿遗址向南,便是陵墓中象征宫廷乘舆的地方,即宫中的车马房。1980年冬季,这里曾发现铜车马坑。


  秦陵还设有飤官。飤即饲,飤官就是掌握墓主人饮食的官员。古人认为人死后做了鬼,仍然要吃饭。秦陵的飤官官署,位于封土的西北方向,在内城之间。1981年,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了2000多平方米的飤官遗址,出土了大型陶瓮、陶甑、陶盆、陶罐等。其中有5件陶罐盖子上刻有'丽山飤官'、'丽山飤官左'等文字,说明这组建筑就是秦陵飤官的官署。在陵墓上,飤官仍然像对待活着的皇帝一样,每天都要给皇帝进献食物。飤官官署应该相当于明清时期皇帝的'御膳房'。


  除了供应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外,陵墓上还有大型的石刻。宋代文人封演在他的《封氏闻见记》一书中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由于年代久远,秦汉墓上的石刻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但是,晋代的葛洪却看到过。他说,在汉朝的五祚宫西边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棵梧桐树,树下有两尊石麒麟,高一丈三尺。它的胸前刻有一行字,这些字说明石麒麟是秦始皇陵上的东西。由此可见,至少在汉朝时,这些石刻已被搬动。本来,这些石刻应该放在外城城垣的四个门外,或者东部的神道上。



秦权


  在秦陵以东,距离秦陵封土4公里的地方,存有秦阙一个,残阙仍有高两米多高,经历2000多年风雨的冲蚀,至今仍然挺立在陵园的东边,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所谓阙,就是古代在宫、庙或墓门外所建的两个高大的台子。因为阙上建楼,所以也叫阙楼。这里所说的阙,就是位于秦陵封土正东方向的东门阙。进入门阙,就走进了秦陵的神道。这么说来,秦陵的墓道正门是向东的。


  以上所说的秦陵封土、内外城垣、寝殿、飤官官署、东门阙,都是秦陵地面建筑中属于秦陵布局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建筑,虽然不是秦陵布局的一部分,但它们是修筑秦陵时因工程需要而建起来地上建筑,是至今仍存留在地面上的秦代遗物。它们也是秦始皇陵区域中秦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秦陵外城的东南方向,有一条长1600余米的防水堤,这便是'五岭遗址'。


  秦陵石料加工场,在秦陵外城西北角外,现在的临潼区郑家庄以南,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这里有房屋建筑的遗迹,还有建筑材料瓦当、筒瓦,生产工具铁锤、铁铲、铁铣、铁镰,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钵、石臼、石磨,铁刑具有戴在脖子上的铁钳、戴在脚上用铁锁锁住的铁桎。这里出土的器械告诉我们,在此劳动的工人,不但要做强度很大的工作,而且是在严密的监视下,戴着刑具工作的。


  秦陵地区还有很多秦代窑址,当时的陶俑、陶马等陶制器物,就是在这些窑里烧制的。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巧妙利用了自然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把陵与山、水结合,三者浑然一体;二是把墓冢及城垣等重点设施放在最高的土塬上,其他附属设施放在较低的土塬上,以自然河道分隔,主从关系清晰;三是城垣的设计,随形就势,呈长条形,与地形、地貌协调一致;四是陵南筑防洪大堤,显现了陵园设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既顺乎自然,又巧妙地改造自然,避害趋利。五是在总体布局上,不求绝对的均衡对称,而是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把主次不同的陵园设施随着自然的地形、地貌展开。在中国古代陵园发展史上,陵园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融为一体,始皇陵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来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