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来说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略家?郭嘉、贾诩、徐庶、庞统、诸葛亮,他们的智慧似乎都不相上下,小编今天要说的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也许“三分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正是他谋划的,也是有目的性的。且看以下分解: 诸葛珪,字君贡,汉朝末年官任青州泰山郡丞(相当现在的政府秘书长)。他有三个孩子,老大是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相传他们的老家是今天的山东诸城,祖先是秦末大泽乡起义首领陈胜手下的将领葛婴,后来被陈胜杀害了。在汉文帝时候,为了追封葛婴反秦的功劳,就分封他的子孙为诸县侯。从那以后,葛婴的后代就在诸县定居,并把地名和姓氏合在了一起,为诸葛姓。 据史诗记载,鲁肃是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不过分析的不够成熟。后来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的比较透彻。为什么到了诸葛亮这里就能把三分天下分析的这么透彻呢?先来看看诸葛亮的家谱。爷爷是诸葛丰,官拜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官拜泰山郡丞,这里让人不得不想《隆中对》把当时局势分析的那么明白,年轻的诸葛亮还特别的胸有成竹,这可能是在祖辈就开始谋划三分天下了。 诸葛诞,是为诸葛亮的族弟,最初的时候他就被家里安排到了朝廷里任尚书郎荥阳令,到后来又任扬州刺史,最后又进封为高平侯、征东大将军总督扬州。 诸葛瑾,是为诸葛亮的大哥,他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了孙权的深信,一直为东吴效力,后被进封为大将军,他的儿子是威震江东的诸葛恪,诸葛恪在东吴的身份相当于在蜀国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在蜀汉掌控大权。 看到这里似乎有点意思了,诸葛家族子弟分散在三处,这有可能就是诸葛珪他们事先的安排。后来的诸葛家的权势很大,身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可能是一枚最重要的棋子,在蜀汉鞠躬尽瘁,其实就是掌控全局。诸葛瑾在东吴慢慢渗透,诸葛诞在扬州辛苦经营。如果后来诸葛亮兵出斜谷,诸葛诞兵出扬州,诸葛瑾以江东为供给之地,北方还不能平定吗?这就是《隆中对》三分天下背后真正的政治秘密吗? 诸葛瑾跟弟弟诸葛亮的关系一直是很好的,两个阵营的他们从来没有讨论过私事,都是公事公办。诸葛瑾还把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也许情报就是这么传递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这里出了乱子。诸葛恪的野心太大了,诸葛瑾也怕这个天才儿子跟他的叔叔诸葛诞配合不默契。事实上野心家诸葛恪就是没忍住,让诸葛诞在扬州的小动作被司马懿发现了,司马懿要招诸葛诞进宫,诸葛诞就趁势提前造反投了东吴孙权。孙权也顶不住司马懿的压力啊,后来诸葛诞兵败被杀,导致诸葛珪的长远战略目标失败了。 如果诸葛诞在扬州能经营的更久一点,如果诸葛瑾能活过孙权,如果诸葛亮能阻拦住刘备的伐吴,蜀国跟吴国都是诸葛家的天下了,两家还要打什么,直接合兵一处北伐就好,说不准天下还尽归诸葛氏了。如果《隆中对》提出的三天分下真的是有这么长远的政治目的,那么诸葛珪就真不愧是三国早期的第一智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