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中医学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方式独特,治愈率极高,无毒副作用,集科学性和技术性于一身。通过针灸身体的个别学位,可以治愈胃下垂。以下是助康网为您精选的针灸治疗胃下垂法。这些都是经试验检验正确有效的方法,希望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尝试。 1.芒针 取穴:主穴:巨阙、剑突下1寸。配穴:承满(右)、鸠尾。 操作:一般仅取主穴,如效不显,改用配穴。每次选一穴。芒针选用28~32号7~8寸长之毫针。患者平卧,放松腹肌,调匀呼吸。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入皮,沿皮下直刺至左肓俞穴。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慢慢上提,以术者感针尖沉重,患者感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至3分钟。剑突下1寸刺法:先与皮肤成30度角沿皮下刺至脐左侧0.5寸处,待出现上述针感后,改为15度角,不作捻转,缓提40分钟,出针前行抖动手法10~15次。-右承满透针至左侧天枢。鸠尾穴透针至脐左下方之明显压痛点,亦采用上述提拉、抖动手法。针后平卧2~3小时,20天左右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047例,痊愈302例,显效为231例,有效428例,无效86例,总有效率为91.8%。 2.电针 取穴:主穴:中脘、胃上、提胃、气海。配穴:足三里、内关、脾俞。 提胃穴位置:中脘穴旁开4寸。 操作:每次取2~3个主穴,酌加配穴。气海穴直刺1~1.5寸,中脘、胃上、提胃均向下呈45度角斜刺1.5~2寸。接通间动电疗机,负极接中脘,正极分五叉,分别接双胃上,双提胃及气海,用疏密波,通电量以病人腹肌出现收缩和能耐受为宜。每次持续刺激20~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7天。 疗效:共治251例,痊愈75例,显效86例,有效46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为82.5%。部分病例尚配合穴位注射。 3.体针 取穴:主穴:建里、中脘、天枢、气海、是三里。配穴:上脘、内关、梁门、公孙、脾俞、胃俞。 操作: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2~3穴。针腹部穴采取仰卧位。建里穴宜单针直刺至得气,天枢用4寸毫针呈15度角刺向气海穴。一律采用由浅至深的三刺法:一刺法是针刺入5分左右,施雀啄术,至得气;再针至8分左右,用同样手法,促使酸胀感强烈并向上、下腹部扩散;然后三刺至所需深度(一般刺至1.2~1.5寸),手法同前,患者觉胃体有酸胀紧缩之感,再向左或右同一方向捻转3~4下,稍停半分钟,再捻转1次,针感强烈后出针。针背部穴,取俯卧位,针尖斜向椎间孔方向进针1~1.5寸,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四肢穴直刺,用补法,亦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后平卧1~2小时。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疗效:共治疗453例,痊愈157例,显效149例,有效12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5.4%。 4.穴位敷贴 取穴:百会。 操作:药物分二组。甲组: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乙组:蓖麻子仁9.8克,五倍子末0.2克。先将蓖麻子仁打烂如泥,拌人升麻粉或五倍子末,制成直径2~3厘米,厚1厘米的药饼。将百会穴剃去药饼大一片头发,任取一种药饼贴于上,用绷带固定,令病人取水平仰卧位,放松裤带,用盛有80℃左右的热水的盐水瓶熨烫药饼,每日3次,每次10~30分钟。每块药饼可连续使用5天。治疗在饭后2小时进行为宜。有心脏病、高血压及咯血者、孕妇均不宜用。 疗效:共治329例,痊愈105例,显效98例,有效96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88%。 胃下垂康复汤在四原则基础上,根据胃下垂病机,通过加强排空、将胃升提、排气酸收、增强平滑肌兴奋、升降相依,五法合用,胃体自然回升,取得很好效果。胃下垂康复汤是老中医**教授为帮助病人消除病痛,经过二十余年研究总结而出。已经治愈了许多患者,获得许多好评。 治疗胃下垂患者1375例,经随证加减用药 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1301例,显效者 73例,无效者1例.愈后者经随访5年,均未复发。 转载注明:助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