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褪去天之骄子的光环,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大学生手高眼低的现象,“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开始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我们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常说“古人说”,也就是太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却是,相比较李白、杜甫这样名头巨响的大诗人来说,这句话的始作俑者实在是籍籍无名,他就是清朝诗人黄景仁。 《杂感》,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在这首诗中“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时常被拿来伤害读书人的阅读兴趣,传递灰色情绪。但事实上,中国人历史上一直将耕读传家奉为至上家风,这种“读书无用论”却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如果我们回到当时作者作诗的语境及背景,就会发现这句话是被后人断章取义了。 这首诗的作者黄景仁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通过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体悟。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是一种自嘲,而不是读书无用 。 首联说自己仙佛未成,只知赋诗抒愤。颔联哀叹人穷志短,自身慷慨悲歌的豪气已被落魄境遇消磨殆尽 。诗中“不平鸣”三字很值得注意。所谓“乾隆盛世”,文字狱很可怕,一般士人噤若寒蝉,而黄仲则身上却有一种抗争的“野性”。这种抗争,当然是从个人仕途遭遇引起的,他“六赴乡试,概报罢。”只好长期游幕,依人为生,心中自有一股对社会的不平之气。 当然,长期游幕的生活,使诗人唱出了更多的凄悲的调子,如《杂感》颔联所写:“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诗人身世凄悲,一生飘零,而性格又与世落落寡合。对于黄仲则,现实是严峻的,时代是冷酷的,命运是不公正的。诗人像风中蓬草,到处飘零,慷慨悲歌之气消磨殆尽。“泥絮沾来薄幸名”,正是他感到自己不可一世的诗名,只不过如同坠落在泥淖里的柳絮,难以飞举,而自己与世的落落寡合,被一些权贵们认为高傲的不识抬举和不近人情的“薄幸”之人 。 在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去苛求诗人太多,但是,一个人只有努力去适应环境,而环境不会适应你,一味地抱怨社会不公时间,为何不发奋努力,去与命运做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呢? 颈联“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他认为:他面对的“乾隆盛世”,是一个是非不分、人情险恶、倒行逆施的世道。诗人慨叹这个世界不是属于我们这类书生的,在世人眼里,书生只是“百无一用”的大傻瓜。显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是一个愤青的牢骚,是愤世嫉俗的“不平鸣” 。书生不是无用,是生了一个让书生无用的时代,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可是,乾隆盛世真的是那样一个时代吗,乾隆被称为“十全老人”,说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历史奇迹”。 尾联出句说诗中的愁苦不要成为谶语,对句说每个人都有权抒发自己的声音,与次句相对应。作者告诉众人,不要因为诗多表现愁思就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他们的叫声都是自然的产物,而其代表的不同象征仅是人为附加的因素而已。尾联亦富含哲理性,阐述了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向世人公开宣称:“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此句下有“自注”云:“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古人有“诗谶”之说,如果写诗作不吉利之语,往往在作者身上得到应验。因此有人劝他不要多作“幽苦语”。黄仲则表示不相信这种迷信,他的诗要像春天的鸟鸣,秋天的虫吟那样,发出的都是天籁之音。“莫因诗卷愁成谶”的“谶”字,实际上是“文字狱”的一种巧妙暗示。人们劝他谨防文字贾祸,而黄仲则表示不作迎合“盛世”的莺歌燕语,他,“只知独夜不平鸣” 。 小结: 所以还是那句,离开原文和诗人的生活来断章取义,只会误人误己,我们总是当时一个“愤青”在生活潦倒处于逆境时期所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么一句话去支持读书无用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就作者本人来说,尽管当时,黄景仁是不如意的,但是如果他不是饱读诗书,他又何以留下那么多的著名诗篇?我们评价“有用”还是“无用”也要以一种动态和全面的观点去审视,少一点现实的功利主义。 /完/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