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面对医生评职称必经的论文之路?

 渐近故乡时 2017-11-08




来源丨医学直播间


职称论文的话题早已老生常谈。'到底要发多少篇论文才够?'反映出了众多忙碌于一线的临床工作者内心的无奈。


职称的评定与论文直接挂钩,不同职称级别对论文的数量有不同的要求。


不管这一规定被多少人诟病,又或是多少省份出台的政策对其进行松绑,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多数临床工作着来说,它依然是全国通行的法则。


①评主治医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包括2篇,前两作者;


②评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前2位)或省级科研课题1项(前3位)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前4位),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到位经费5万以上;


③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或省级课题1项或国家级课题1项,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的到位经费15万以上。


由此可见,医生晋升职称对论文的篇数要求是不少的。对于繁忙的医生来说,偏偏职称论文的发表要求也多:对质量的要求、对时间的限制。


2015年丁香调研的一份'针对职称晋升论文要求'报告显示:


表核心期刊论文的情况并不乐观,其中有 34.13% 的人尚无论文,占比最大,20.12% 的人只有一篇论文。他们离职称晋升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一线临床工作者要如何实际解决论文发布这一难题呢?


在即将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全国临床早期诊断精品培训班》中,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特别举办了国家级学术期刊登稿培训环节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已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了全国性学术刊物《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这是全国唯一一本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培训班期间将对有关登稿要求做详细讲解,实际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发表论文的难题,全面提升发布高质量论文的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全国临床早期诊断精品培训班》自首次开办以来,获得了医疗圈同行的一致好评。



培训班为全国各级临床医务工作者搭建起了解、交流阿尔茨海默病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的平台,特别对于神经内科、精神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同仁来说,更是解决了临床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诊治的实际问题。


除了国家级学术期刊登稿培训外,本次培训还将围绕量表识别与应用、量表选择与定位、疾病评估与典型案例分析、评估现场实操与指导,系统学习神经影像、脑磁共振影像片科普等多维度的知识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