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出钱给员工办了个托儿所,结果孩子在托儿所内被老师虐待,揪打、喂芥末、往嘴上喷消毒水,行径匪夷所思,令人发指。 很多为人父母的,都不忍看完那段视频。别说是幼儿老师,正常人都干不出这事。这样的老师,是怎么进了这个被树为标杆的幼教机构的? 1 其实这事说意外也不意外。幼儿园虐童的新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只要知道在中国,幼儿教师待遇怎样,都是哪些人在从事这个职业,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待遇低保障差,都不是虐待孩子的理由。但这至少说明这个职业不专业、门槛低,什么人都可以进来,而且缺少监督和激励。 这样,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愿意来,那些找不到像样工作的人,反而成了幼教主力。你不能保证,这些人中有的并不热爱孩子和教育事业,甚至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或者把满腔怨气和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 很多人会说,幼教机构收费挺高啊,一个月好几千上万,顶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了,怎么能说幼师待遇差呢? 对,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中国家长最大的教育开支了,收费很多达到了天价。但收了这么多钱,并没有用在老师身上。 出事的这家托儿所,有财大气粗的企业出钱,也是当地树立的标杆,但招聘幼师和保育员的工资,每月只有2000-3000元,这可是在大上海,这点钱,租个地下室都不够。 而且,我要说的是,幼儿教师普遍待遇就是这个水平,不论有证没证、公立私立。 我有个亲戚是幼师,正规大学幼教专业毕业,幼师证、育婴师证等三证俱全,但是找了几份工作,差不多都是这个工资水平。无论是收费昂贵硬件奢华的私立幼儿园,还是全国知名的公立幼儿园及其分园,除了园长和几个有编制的老师外,其他都是这个待遇。 工资低—素质差—没人来—素质更差,这就是个圈,恶性循环。 2 幼师为什么待遇低?主要是中国幼教是稀缺资源,而且没有财政兜底保障。所以收费可以定得很高,但这些钱又不一定能用在孩子和老师身上。 按说,如果一个东西很稀缺,价格高得离谱,马上会有更多资本和人进来,市场可以达到平衡。但是,幼儿教育又是个不完全开放的伪市场,设立幼教机构有严格的资格审核和行政审批程序,不是有钱有奉献精神就能办的。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幼教毕竟是非常特殊的行业,管得严一些是应该的。但是这种管,是监管而不是管制。是建立在政府投入基础上的日常监管、过程监管和事后惩戒,不是设立很高的门槛,管住审批就拉倒。 所以,幼教定价虽然市场化了,但供给却是严格限制的。因为有严格的限制,只有那些有门路打通关系的人,才有资格办幼教。而经验证明,这些人往往是最烂的。 赚到了更多的钱,拿去继续搞关系,收益会更大,一般不会用在看不见的师资和培训上。 这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中国人花了最多的钱在孩子身上,却只能享受劣质幼儿教育,甚至孩子还会遭到非人的虐待。幼儿园老师拿着全世界最低的工资,干着对国家未来最重要的事。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幼儿教师是地位很高的专业人员,在有些地方,待遇甚至不亚于政府官员。有的国家干部,辞职不干了去当个小学或幼儿园老师,也是很平常的事。 3 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还没纳入义务教育,主要靠家长投入;供给侧资源短缺,又是个半吊子的市场经济,过度管制和缺乏保障,造就了这样糟糕的幼教现状。 我们应该怎么办?像咪蒙一样发泄一番,然后呼吁更严格的管控?要知道,携程托儿所从自办被叫停到引入所谓第三方的“二政府”来办,就是严格管控的结果。 那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尤其是全面放开二胎之后,3岁之前的孩子谁来管?在这方面,携程老板梁建章作为一个有情怀的知识分子型企业家,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但是,就是在他倡导创办的幼托机构,发生了最让人痛心的虐童事件。 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国外幼教做得好的,都是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自由竞争相结合,这是教育要办好的关键。 在欧美尤其是北欧这些福利国家,幼儿教育基本上是免费的,因为教育孩子不仅是家长的事,更是国家的大事。财政投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会投向学前教育,给老师待遇和地位高高的,不信没有高素质人才进来。 同时,对学前教育要求也是最严的,不仅打骂虐待孩子违法,连教学方法不当、让孩子“超纲”学文化知识,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在这种环境下,幼儿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科学。 财政投入的幼教机构,是保障幼儿受教育权利的基础。如果有家长愿意花大价钱上私立机构,市场上也应该有丰富的选择。政府不投入不兜底,只管设卡管制,有后台有门路的才能搞,把教育变成唯利是图的生意,这是所有结果中最坏的。 国家更多投入幼儿教育,提高幼师待遇和门槛,甚至把幼教纳入义务教育,这个事情必须做了。而且,现在我们国家这么富裕强大,也更有条件做这个了。 否则,哪怕你是早已小康的中产,或者是有点权势的官员,如果你的宝贝孩子不能免于在幼儿园被虐待的恐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怎么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