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在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圈子里有这么三个品牌分别代表了三种人生性格,其中大众的 TSI 发动机技术为表现狂,当时被各路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连老大爷在谈论汽车的时候都会问到你的车带不带涡轮增压。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有所认知的。 另一个是以本田为代表的技术宅,不管你们其他厂商怎么宣传,依然坚持着 ' 买发动机送车的路线 '。 最后一个是以马自达为代表的 ' 偏执狂 ' 在发动机增压为主流的今天依然坚持着自吸的路线,而它有个响亮的名字 ' 创驰蓝天技术 '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了解一下偏执的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到底是个什么鬼,能否印证了那句老话 '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 了解创驰蓝天技术的核心,我们首先要搞懂奥托循环和加米勒循环系统。其中奥托循环又叫四冲程循环为定容加热理想热力循环。简单点理解就是我们大家所认为的四冲程,每个冲程的活塞运行的行程是一样的。 ![]() ![]() ![]() 随着科技的进步,确实有了肯定的答案那就是米勒循环。米勒循环通过控制进气门开启或关闭的时间,实现了膨胀比大于压缩比,比如进气门在压缩进行四分之三时关闭,这样压缩比就会变小,相比较而言膨胀比就变大了。并且在节气门晚关的那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气会被推到进气管里,以备下个行程使用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 绕了这么一大圈又回到了对气门的控制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技术早有先例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汽车制造厂叫法不同而已在大众叫 AVS,丰田 VVT-i,本田 VTEC, 日产 VVEL,现代的 DVVT 等等都是对发动机的进排气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 ![]() 另外马自达所宣传的超高压缩比 13:1 只是在并不常用的高负荷下采用压缩比 13 的奥托循环,其余的都是在小于 13 的米勒循环下运行。而米勒循环最大的弱点就是一部分可燃混合汽在压缩行程时被推到进气管内没有参与燃烧从而造成发动机的扭矩不足。 ![]() ![]() (有消息称马自达的工程师这样解决问题:让点火提前角晚,简单说就是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汽在排气管燃烧从而达到快速升温,效果姑且不论,这样我们车主必定要忍受凉车时发动机抖动和噪音) 现在主流的排气技术是排气歧管集成缸盖技术,而且广泛被大众,通用等采用,大大缩短排气门到三元这一段距离,有利于三元催化快速升温,暖机时排放易控制,而且排气歧管集成冷却管路,加入热管理系统,冬天排气温度加热防冻液迅速,驾驶室升温快,提高舒适感。 ![]() ![]() 总结: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技术核心就是奥托循环和米勒循环的切换,而仅仅只是为了所谓不常用的工况采用 13 的超高压缩比的奥托循环而采用不利于排放法规的其他设计,本质是脱离了主流的内燃机的进化。在以德系车为代表的发动机小排量加增压的模式和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下,马自达似乎路越走越窄。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