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海光|学书臆语

 旷世缘q33hh84b 2017-11-12


 




历来学书莫不从临帖入手,然而真能自临帖中化出,陶冶前贤,斐然有成者却只是少数人。其中虽无玄机妙理,然一叶障目,经年迷惘,以至徘徊门墙之外,皓首无功者亦不鲜见。此处愿将临池所得拟成数题,以质诸同道,如蒙指疵何幸如之。





笔法与墨法


执管作书,人有其法。而笔法云者实指古人碑帖所传成法,是历史书人共同掌握,世世相袭且最符合笔纸墨的自然规律的基本法则,具有极强的精典意义和时空的穿透力。





笔法按其难易程度可分为基本笔法和高级笔法。如点画形质的基本写法可视为基本笔法,此种笔法于楷书中最多见,因此初习书法宜多临楷书。挥远之际笔的顿挫使转、盘行荤带,以至点画的阴阳向背等则可视为高级的笔法。此种笔法须在基本笔法的基础上发生得来,以行草书中多见,非心摹手追,日久深者不易得也。





笔法按其运用的广泛性可分为通用笔法和个性笔法。通用笔法以法帖中居多,而个性笔法则杂见于历代墨迹中。如魏晋帖中多为通用笔法,而唐宋则个性笔法孳生繁衍。如颜鲁公书法已多有个性笔法,而传其法者宋之苏东坡、清之钱南园、刘文清各有成法,各成面貌。学其书者既应学习通用笔法也应留心其个性的笔法,庶能识其本源,通其流变。用功的关键仍是通用笔法,惟其如此才能不失宽博宏阔之象。





古人多言笔法而少及用墨之法,今日作书多用生纸软毫,故墨法问题亦相应而生。墨法云者无非枯润浓淡错综变化而矣,所以言及者以其笔法相关联也。同样笔法由于墨的浓淡枯润不同应有所调整,墨浓时用笔宜浑,墨淡时用笔宜清,枯涩处笔宜劲健,取势润泽出笔宜虚和生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加之个人秉赋不同,学养各异则笔墨相生变化万端,其中委曲幽深之致,必待书家共同阐发。





结构与节奏


书法基于文字,其形象性至关重要。历代所传各体法书莫不造形严谨、演化合理、传承有续,形成了固有的审美定式,并由此传达出或典雅清正或雄浑朴茂的特有美学范畴。今人作书有片面强调整体构成及点画力度而忽略文字结构倾向,是本末倒置、掩耳盗铃之举。然而结构亦绝非一成不变,在书法形成发展的长期历史中,结构变化的幅度及趋势实为有待研究。其影响因素大致有两类:一为文字本身演化的因素,属文字学范畴;一为由书写引起的结构变化因素,属书法学范畴。二者亦互相影响,互相融通,现仅就书写的结构和节奏的关系试加说明。





书写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结果形成点画结构。其过程体现为快慢节奏的变化,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点画结构推想其节奏,而只观其节奏也能仿佛其结构。因此学习前人墨迹须潜心揣度点画的节奏变化,务求与原帖相吻合,才能得其精神,忽略节奏而求其形似,此临帖大病也。用笔结构对节奏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节奏的变化也影响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行草书中,这种作用被放大,笔在高度的运转中,字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或被简化或被夸张。只有理解原作的速度变化才能理解行草书所特有的结构,只有把握结构特征才能有为有守,不失规矩,二者相辅相成。另外,结构与节奏的准确理解,是作品纯正精雅的重要因素,二者与用笔方法鼎足而三,构成作品的整体气格,书者心境修养功力俱见于此。不然依样画葫芦只能事倍功半。





理法与意韵


书法之理法是作品中对传统法度的理解和再现,是书法作品的本体。而书法的意韵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情趣和审美。理法是共性的,而意韵则有明显的个性化痕迹,优秀的书法作品莫不兼具理法和意韵。然而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的作品在理法和意韵上各有偏重。学习前人书法要充分认识这一点,以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前人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即一验也。晋人书法如奇花初胎,生机无限;至唐则繁花满枝,典型斯在;宋人书则如缤纷陆离,落红满径,炫澜变化已极。不同书家不同作品对理法和意韵有兼善者亦有偏重者,如以钟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属于真行草初创时期,加之时代风尚影响理法意韵多能兼得,故能楷模百代。后世各传其法,同源异流,同为初唐楷书欧阳率更重理法,虞永兴尚意韵。同为怀素的草书《自序帖》重理法,而《小草千字文》则尚意韵。宋代人文昌盛、世风儒雅,故宋人书多尚意韵,竟夸俊丽、各展风华令人神往。元代赵雪松善传晋人遗则,于精整典丽处尤见功夫,是重理法之代表,而李士弘之辈则能独开蹊径,意韵高妙,超迈松雪得晋人意韵。至如近代书家,沈尹默重理法,白蕉重意韵,沈书风靡一世,白书身后留芳,各领风骚。学习书法鉴赏作品不应偏执,要以其用意领略其书,虚心澄意,入其门墙,领略其宫宝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抱残守缺,坐井观天。





前人书作不应以一己成见,草率滅否。宜先从理法入手,学力既深逐渐加入意韵。理法如诗词之格律,而意韵如诗词之风格,一切清词丽句,雅意幽情必纳入格律之中方为合作。





临习与创作


古人观赏性书作多出于自然,今人习书目的多出于观赏,经营安排。如何能“即琢即磨,复归于朴”,这就需要临写前人法帖时留意以下问题:

一要用接近原作的用具,每件法帖作品皆有其特定纸墨笔等用品,而且在特定环境下作者与工具完美结合,将各种能力和手段发挥到极致。学临习者对此先要用心研究,选择合适用具,方可摹仿前人。常见有人以生纸软毫,临习魏晋行草者,吃苦不少,所获甚微,更有以长锋笔作行草书,古人笔法无以体现,终人恶道。





二要在临帖时注意循序渐进。初临某帖宜先从宏观着眼,领略其风神面貌,从微观入手摹仿其点画形质,不宜通篇抄写。要逐字斟酌,每字要反复写数遍,于细微处下功夫,并注意点画之间的联系,理解其用笔结字的方法。





三要参看相类似的作品,找出其变化规律,领会总体风格。如写《圣教序》要参看魏晋杂帖中的章法形式以及《兰亭序》,乃至米南宫、赵雪松等后人的用笔方法,互为印证。则用笔、结字的规律最为发现,并能免去僵化、呆板之弊。





书法创作要紧紧依靠临帖,是临帖的运用和升华。初期创作要多用成法,待熟练后逐渐融入自己的理解。创作与临帖的不用之处是情绪的调动,临帖时要沉静专心,创作时要纵逸机警,笔墨做到沉着生动、流丽自然。创作能力要逐步培养,可先将帖中的行款结构打乱或将字的大小位置等有意识求变化,也可将原帖用其它方式写出。如碑文可写成条屏、扇页等,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对篇章的控制力。





创作时既要遵守一家之法,也要吸取相邻作品的营养,如写董香光草书可参用祝枝山草法,以其用笔相类也;写薛道祖可参以李仕弘以其韵致相类也。不守一家之法则作品的风格杂乱无主,仅能守一家之法则作品风神太过凋疏。







【展讯】乔海光书画作品展即将于11月18日

上午在兰亭书法博物馆(绍兴)举行



 

【作者简介】乔海光,字若水,斋号仰止斋,祖籍江苏徐州,1966年生于古城山海关,二级美术师。自幼学习书画、诗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秦皇岛华文创作培训基地副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理事,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考官,秦皇岛市博士专家联谊会副会长,秦皇岛市文联海韵书画交流中心主任,秦皇岛市文联画院画师,秦皇岛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委员,开明书画院院长。多年、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书法展览,多次承办、参与组织省市各类书画活动近百次。荣获河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秦皇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秦皇岛市市管专家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