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者之师 再建新功——杭二物理竞赛成绩浙江第一、全国第三(附雅礼、华师一物竞喜报)

 长沙7喜 2017-11-12

喜    报


        在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杭州二中竞赛团队取得了7块金牌、2块银牌的好成绩。其中,3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6名同学获得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降一本线录取的资格。向以上同学表示祝贺,同时也向辛勤付出的主教练王世勇老师和葛晓东老师表示感谢和祝贺!



金牌人数全国第三


        近日,第34届物理决赛在重庆一中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364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浙江省队共24人参赛,其中,杭州二中队员9人。

       此次决赛共产生金牌100枚,浙江省共获金牌14枚,其中,杭州二中7枚。金牌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位。另有2名同学获得银牌。

        最终,有50名同学入选国家集训队,浙江省有7人,杭州二中占3席,近半壁江山。

连续多年领跑浙江

       近年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浙江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强校如林,但杭州二中竞赛团队以其高水平的发挥,在各项指标(2013-2017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杭州二中获奖人数一览表)上都遥居浙江之首。随着竞赛的一步步升级,杭州二中学生发挥得也越来越好,每年在全国决赛中都有多名同学进入前10名。

国际舞台展王者风范

        杭州二中物理竞赛团队不仅在国内大赛上屡创佳绩,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也让人惊艳。2016和2017连续两年都有队员斩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并有多人取得亚洲奥赛金牌。

2017年王准夺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在颁奖礼上留影


2014年第15届亚洲奥林匹克竞赛  

蔡进逸和王宇晗两位同学获金牌


2015年第16届亚洲奥林匹克竞赛

沈学问同学获金牌


2016年第17届亚洲奥林匹克竞赛

陈鹏同学获金牌


2016年第47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陈宇翔同学获金牌


2017年第18届亚洲奥林匹克竞赛

俞启威和王秋原两位同学获金牌


2017年第48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王准同学获金牌

解密成功之道

        杭州二中物理竞赛成绩一直处于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国际奥赛金牌教练、特级教师、杭州二中物理教研组长钟小平

        首先,学校长期积淀了以“求是精神”为核心的深厚的竞赛文化——不唯功利,探求真知;其次,竞赛教练和学生超乎寻常的努力和付出;三是,队员的团队协作。“竞赛教练的教是为了不教”。高一时尽快地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起来,把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和竞赛中的钻研精神培养起来,让这些学生快速成长,相互促进。到了一定阶段,其中优秀的学生甚至能充当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同学讲解某些知识点。高年级的同学还时常指导低年级的同学学习,具有很好的带领作用。四是,教研组老师们的帮助给竞赛老师强大的心理支持和时间上的保障,让竞赛老师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竞赛指导中。

杭州二中校长尚可

        杭州二中的物理学科教学质量和物理竞赛成绩一直全省领先,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国际奥赛金牌零的突破的便是物理学科。近年来更是获得了多块国际和亚洲奥林匹克金牌,二中的物理竞赛团队是名副其实的“王者之师”。

         这首先在于二中有非常浓厚的学科竞赛的土壤和氛围。学校以为创新拔尖人才而奠基为自己的使命,以“研究型高中”的创建为自己的目标。一年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从选才到课程、到教学、到管理、再到评价的关注全过程的培育模式,形成了家长支持、学生投入、教练精心、师生支持,以及各门学科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更打造了“奥林匹克学院”这一促使竞赛学生脱颖而出的快速通道和学院制的培育机制。具有优良传统的物理学科便是处于如此你追我赶催人奋进的竞赛文化氛围中。

        其次,有一支老中青合理匹配、水平高、能力强、追求远、懂学生、讲规律、肯付出的优秀教练团队。

        再次,有一批热爱物理、善于学习、勇于探究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的互帮互学,相互促进,优秀学生的群体共振共生,产生了巨大地促进作用。

        复次,得到了相关专业人员和大学教授的倾力支持和帮助。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这支“王者之师”在未来更上一层楼,完全可以期待杭州二中的“奥林匹克学院”在未来更上一层楼。

荣誉墙


入选国家集训队名单

李行健、林旭辰、诸天晨


金牌获得者

李行健、林旭辰、诸天晨、俞思濛

陈宇畅、洪文逸、郁一


银牌获得者

郭彦江、孙弘毅


获奖感言

入选国家集训队选手:李行健

        初入二中时,接触到了竞赛,当时多是兴趣使然,便选择了物理竞赛团队。这门研究自然之理的学科,以及诸多科学巨匠的累累硕果,吸引着我去探索。两年余的学习中,曾惊叹于方程对称性的美,也曾被物理规律的普适性震撼。同时,学长们取得的辉煌成绩也在鼓励着二中的同学努力奋进,接过他们的旗帜。如今我能取得一些成绩,要归功于教练辛勤的指导,家人的关怀,以及团队中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回望来路艰辛,应思感恩他人;展望前路漫漫,只求无愧于心。


入选国家集训队选手:林旭辰

        与物理的真正邂逅是在我第一次翻开《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的时候。它深入浅出的讲解将物理学最瑰丽的一面呈现给我,吸引我探索物理,学习必要的数学工具。进入二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竞赛。但竞赛之路很坎坷漫长。我有过长时间理解不了一步推导的苦恼,也有过对似乎做不完的习题的排斥,更有过考试失利后的迷茫。这一切,让我更加充实,更让我以饱满的热情去拥抱物理。


入选国家集训队选手:诸天晨

        物理竞赛带给我的乐趣,不仅仅在于物理本身,更在于物理极强的相融性。我曾与一些同学探讨过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物理的学习中再次被提及时,总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精通某一个方面,必定要有极高的知识储备,很多学到的内容,一时可能发挥不了作用,但在之后的某一天,会发现当时学到的那些方法和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物理竞赛对我来说不只是做题那么单一,更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


教练简介

        竞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竞赛教练们的默默付出。他们把寒暑假期、周末和无数个夜晚都投入在学生的专业引领和身心成长上。本次竞赛的主教练是王世勇老师和葛晓东老师。

竞赛主教练:王世勇

        他是一位资深的物理竞赛金牌教练,是浙江物理学会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的特聘教练员,从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至今一直都在物理竞赛一线工作,成绩斐然。辅导的学生中有多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1991年辅导的学生宣佩琦获得国际奥赛金牌,沈学问同学获得第16届亚奥赛金牌。


 竞赛主教练:葛晓东

       杭州市第15届教坛新秀。自2009年带物理竞赛以来,始终在竞赛一线工作,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多次获得团体优胜,其中有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沈学问同学获得第16届物理亚奥赛金牌。

杭二喜报编辑\制作:边玉臣 ,供稿:葛晓东、钟小平等,校对:杨冠军


再看华师一附中的:


然后看雅礼中学的:


最后看西工大附中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