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题主所说的殷历、阴历、阳历、周历、夏历这五种历,是两类概念。其中阳历、阴历是以编制历法的依据划分的,其余三种是按照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区域使用历法的习惯或制度划分的。 一、关于阳历和阴历。 什么是历法?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阴历即太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历月都近似等于朔望月,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纯粹的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实际没有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最早人们都是采用阴历的,这是因为朔望月的周期,比回归年的周期易于确定。后来,知道了回归年,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多改用阳历或阴阳历。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二、关于殷历、周历和夏历 我国古代使用过的六种历法,合称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殷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祖甲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春秋战国时代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一年十二个月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中气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余类推。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农历12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农历11月)为正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关于四季所对应的月份,可以通过对照很容易推算出来。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 三、我国现行历法 我国实行公元纪年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废除中华民国纪年 ,以西元年纪年,就是公元年。 我国现行的历法,与古历法有深厚的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从汉朝初期开始,全国统一了历法,这就是汉历。汉历也被称为'阴历'、'农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汉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汉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汉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现行历法中有两个重要概念:节气和闰月。节气是将太阳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等分为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数起,其中逢奇数的节气叫'节',12个;逢偶数的节气为'气',或叫'中气',也是12个。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所以每三年要增加一个月,每五年增加两个月,每十九年增加七个月,使阴历一年与阳历一年基本等长,增加的这个月即“闰月”。闰月放在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关于节气,民间有“四时八节”的说法,四时即一年中的春丶夏、秋、冬,八节分别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节,四时八节也泛指所有节气。 |
|
来自: guohfy2012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