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渐长,会越发觉得自律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根植内心的修养,也是一种自我进步的利器,更是一种自我要求的觉醒——今天在推送寒枫为我们平台录制的刘墉美文《自律,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朗诵视频的同时,请大家点击音频欣赏并关注寒枫在喜马拉雅推出的一档文学新节目——寒枫为你品读现代诗。 点击朗诵视频版和音频版: 好诗的标准是让人感动——寒枫为你品读现代诗 作者/寒枫 朗诵/寒枫
好诗的标准是“让人感动” 你好,朋友们,我们先来分享一首关于母亲的诗。 她随着落潮去了 夜色将尽,星月熹微 正当我疲倦地 在她的枕边睡着 梦见乌桕树,逆光的潮水 笑影儿在她的唇边 时抿时飞 她随着落潮去了,我的妈妈 黑暗聚拢在她周围 而我睡着了,风 悄悄进来 在她的病床上 撒满凋谢的红玫瑰 她随着落潮去了 却不能同潮水一起回归 让环绕着她的往事漂流无依 让寻觅她的声音终日含着泪水 她照料过的香橙树已经长大 为纪念她的果实 又能交给谁 她随着落潮去了,我的妈妈 现在我是多么后悔 凭青春和爱情的力量 能不能在黎明时把她夺回 让我在人心靠近源泉的地方 为母亲们 立一块朴素的方尖碑 这首诗叫《献给母亲的方尖碑》。1975年八月的那个盛夏,诗人舒婷在厦门鼓浪屿的闺房里,晾晒整理衣物。拽出妈妈留下的红丝巾。心疼的看到它有些褪色了。把鼻子埋进去闻了闻。只剩下樟脑木箱的霸道气味。舒婷怅怅然回到书桌前,断断续续写下这首诗。 方尖碑最早始于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之后建立于世界各地。不管哪个年代、哪种风格,都体现着我们对古典文明的崇拜和对当代文明的延展,也体现着一种绵延和传承。同样,在这首诗中,方尖碑用来献给母亲们,更有着一种绵延不绝的朴素而伟大的含义。 朋友你好。我是寒枫,我将在这里为你品读像《方尖碑》这样的现代汉诗。 所谓现代汉诗,也就是中国现代诗。自1917年新诗发轫至今,现代诗已出现100年了。我们立足今天、立足此时,追溯中国新诗的肇始,选取了100首现代汉诗,来为你品读。 这些诗分为:新诗肇始至朦胧诗之前、朦胧诗的那年那月、港台的诗心、多样化的第三代、第三代之后的探索,这5个部分。涉及较多流派,比如:新月派、象征派、九叶诗派、朦胧派、新生代诗群、非非主义、星期五诗群、丑石诗群等等,题材也尽可能覆盖人生、爱情、社会、家国、乡愁、情义等各项。 现代汉诗是应时代而生的,既是中西合壁,又是传统的变体。这其中,有学者认为,鉴于农耕文明、集体无意识、发展时长等因素,对我国的现代诗进行总结评价还为时尚早。对于现代汉诗的历史,我是不敢妄加评论,但作为一个诗歌文化的热爱者和传播者,一个从业20多年的老文艺编辑,也作为一位读者,我所看到的中国现代诗,却是五彩纷呈,真实感人的,因为他们孕育生长的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所亲历的时代;如徐志摩所言:“是与生命本体同绵延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所以,我更愿意满怀自信地去和你分享现代汉诗!因为这里,就是有你追寻的实实在在的诗意生活,不论喜怒哀乐。 还有,有的朋友认为:不知是不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太丰富,总觉得现代诗比古诗更难懂,总觉得品读时文字歧义多,雾里看花,难有定论。我们说,古诗是人与自然的经验性情之物,现代诗则有更多私密、幽微的体验。品读要严谨、要有依据、要懂得一些基础性的修辞格,但也要结合诗人和你自身的体悟、精神、情绪、性格、潜意识等等,这样,随着对诗歌基础性知识一步一步的熟悉和性灵桥梁的架设,我们就能逐步体会现代汉诗的意与趣了。这肯定也是一个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立足这个过程和标准,穷极想象,拥有多种解读,又有何妨?我相信,这也是诗歌来到人间的原因。所以,品读中的获得,在修辞与背景之外,在文本细读与印象感悟之外,更多的还应该是一次微笑、一场哭泣,一声呐喊、一份释然这就够了,要不怎么说:诗是个人化的艺术。 42年前,父亲为我从鲁迅先生的诗作《送增田涉君归国》中取出“寒”、“枫”二字作为我的名字。因为爱诗,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作为广播文艺编辑和播音员主持人,制作了数百期广播音乐文学专题。其中,许多听友与我结下不解之缘,并寄来他们的诗作,在夜空中分享。也是因为爱诗,2007至今,我参加了五届海峡诗会,朗诵了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作,并与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痖弦、席慕容等到场的诗人前辈交流如何让朗诵品读呈现诗歌之美的要义。十年来,如热爱文学的父亲所愿,倡导诗歌城市、传播诗歌文化和践行诗歌朗诵成为了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开始,我在喜马拉雅,为大家品读一百首现代汉诗。 朋友们,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谢冕先生认为:好诗的标准是“让人感动”。那么,不论你在南方还是北方,就让我们在对感动的期盼中同时启程吧!声音的世界里,寒枫为你品读现代汉诗! 诵者 汤寒枫 福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副主任、主任播音员,第六届福建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委会副秘书长、福州市青联委员、艺术硕士(MFA)。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福建新闻奖、福建广播电视艺术奖、福建广播文艺广播剧奖、福建播音主持作品奖等各级各类奖项四十余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