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先生:人文精神的重心在人的“心”

 清醒4321 2017-11-13

我们在身生活之外有心生活,便该在物质世界之外有精神世界。过去人的心能与现代人的心相通,上下古今融成一个“大心”。这个大心能通天地,亘古今,而自存自在。天地没有心,人类可以帮它安上一个心。身有限,心无限。若单从物的一面讲,则空间有限,时间也有限。若转从心的一面讲,则成为空间无限,时间也无限。从物世界过渡到心世界,那是人人可能的。若能进入此心世界,此心自安自乐。如孝,也是一精神,“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一切道德仁义,也全从人类心里流出。仰不愧,俯不怍,只是一心,即是一精神界。中国文化向极注重“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主要重心则在人的“心”。……一人之心可以影响转移到千万人之心。心转则时代亦然随而转。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及其文化理论,最注重者在此。

 

——《中国文化十二讲》

 

圣人便从平常人中来。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我心、你心,大家的心,都一样;三千年前人的心,三千年后人的心,还是这样。就因为在人心深处有一“性”。把此人心同然处表现到恰好之极的是圣人。圣人也只是由自己“天性”发展而来,并没有其他奇特。

 

——《中华文化十二讲》

 

相传达摩东来,只是面壁。一日,一僧慧可去看达摩,问如何得心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言下有悟,遂开此下数百年之禅宗。西来佛教之天下,一转而成为中国禅宗之天下。其实达摩之教,亦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慧可反身一问己心,因而大彻大悟。此一番现前真实教训,正与中国传统教育精神有合。

 

——《国史新论》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本微信专事摘录  钱穆先生著作

  微信号:qianmuyuzgw

新浪微博:钱穆与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