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下一个超级工程, 将在这四省之间修建“水上高速公路”

 情系故乡 2017-11-13

大鱼号 11-12 22:24

645工程也称长江水道航道整治工程,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针对长江黄金水道“中梗阻”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解决中游不畅的现状,携手龙头上海、龙尾重庆,共同舞动长江巨龙。湖北的优势在水,命脉在水,但长江干线宜昌至安庆段全程88个水道蜿蜒曲折,是长江中游的“肠梗阻”。要下活长江经济带这盘大棋,“武汉至安庆6米、武汉至宜昌4.5米”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简称“645工程”)至关重要。


随着“汉工排6号”工程船将一片片沉排缓缓沉入江中,长江中游蕲春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645工程”)建设序幕。
宜昌至安庆段水道全长1026公里,水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是制约长江干线通过能力的“肠梗阻”。此前的4月15日,历时27个月建设、投资43.3亿元的长江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正式交付使用,河段枯水期最低维护水深提高至3.8米,初步打通了长江中游“肠梗阻”,为“645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表示,“645工程”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长江干线航道“两头深、中间浅”问题,形成一条串起湘、鄂、赣、皖四省的“水上高速公路”,有利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也将整体飞跃。
“645工程”实施后,1.3万吨级内河船和1万吨级江海船将直达武汉、5000吨级内河船直达宜昌。投入运营后(按20年测算),航运直接经济效益达547亿元,沿江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还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2020年、2030年和2040年将可节约船舶能耗约2.8万吨、4万吨、4.2万吨。

黄金水道正在发挥黄金效益。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初通,有效提升了长江江苏段大型海轮的实载率,改变了进入二期工程河段的5万吨级大型船舶需减载、亏载15%至30%运输的情况。据统计,初通航道试运行以来,吃水超过初通前9.7米限制标准的到港船舶数量增加了30%以上,其中7万吨级以上船舶到港数量增加了2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