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医学体系是何时建立的?都有哪些著名的医学家与医书?

 找山东人 2017-11-13

中国古代的医学也就是中医,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一般认为,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成型,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名医扁鹊还提出了四诊法,当时的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和儒家法家一样,医家也在诸子百家之列,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学问了。可惜的是,古代医学传承断断续续,像扁鹊的医学著作就没能传承下来,所以他的医学理论,还只是停留在传说中,没有真正的成果与之印证,所以以春秋战国作为中医体系建立的时间还有些牵强。

目前所能了解到的,最早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此书托名为黄帝所著,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本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可以说奠定了中医关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堪称“医之始祖”,《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而《汉书·文艺志》是以西汉末年刘歆所著《七略》为底本抄录的,所以《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肯定不会晚于西汉末年,而这,也是中医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最晚时限。

中国古代名医很多,按照医书记载,医学发端是黄帝和炎帝,相传黄帝常与其臣子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所以古代将中医称为“岐黄之术”,但这毕竟是传说中的人物,很难考证。炎帝的贡献主要在于草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即托名炎帝神农氏所作,大约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这本书足以与《黄帝内经》并列,《内经》确立了中医医学理论,而《本经》则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源头。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第一位名医应该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扁鹊(公元前407—前310),他原名秦越人,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可惜早已亡佚。

扁鹊以下,历代均有名医传世。西汉的仓公(约前215年—约前140年),即淳于意,《史记》将他与扁鹊并列作传,还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东汉名医则有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与华佗。张仲景(约150~154年—约215~219年)的贡献在于他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被后世誉为“外科鼻祖”,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可惜其著述未能传承下来。比张仲景、华佗稍晚的,有东吴名医董奉(220年—280年),后人以“杏林”一词指代医者,即来自于董奉。传说他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常用“杏林春暖”赞誉有德名医。与董奉同期的,还有皇甫谧(215年—282年),他是东汉名将皇甫嵩之后,家道衰落后潜心医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流传下来的中医第一部关于针灸学的专著。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有葛洪、陶弘景,葛洪(284~364年)是东晋时期的名医,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陶弘景(公元456—536年)为南梁名医,著述颇多,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等著作传世,其中《本草经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的注解,共收药物730种,是中医本草学早期重要著作之一。

隋唐时期的名医,首推孙思邈(541或581~682)。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中医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他奉命修定的《唐新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此外,孙思邈还有多项中医第一: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他本人,也被后世尊为“药王”。

宋代的代表名医是钱乙,他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金元时期有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各自创立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四库全书》曾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其中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明代名医首推李时珍,他的《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无与伦比。

清代名医首推叶天士,他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