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和妈妈的分离焦虑》 我认识一个女同性恋,最开始遇见她的时候,她告诉过我一小段儿时的回忆:
我们俩聊天的时候,提及她的母亲,她都会说她和母亲的关系很好。可是平日聊天时她的讲述里极少有母亲的影子。后来她才告诉我,她母亲是个家庭主妇,但是并不怎么照顾家庭。关于妈妈的记忆,最多的就是妈妈坐在牌桌上打牌的样子。 长大以后,她喜欢寻找妈妈或姐姐式的女性,贪恋她们所给她的温暖。而且,她对于女性好听的声音特别迷恋,是个典型的“声控”。 相反,对于男人的声音,尤其是难听的男人的声音,特别抵触。因为这些男人的粗糙声音,就像她在回忆里那些在她摔倒后笑话她的那些男人声音一样,只给她带去受伤的感觉。 恰是母亲的缺席,让这个家庭中缺少女性特有的母性的爱和温暖,以至于给孩子的成长,带去了无法磨灭的伤痛,不得不用一生去寻找生命早期的缺失。 可见,一个能够肩负起母亲角色的女人,在一个家庭中有多重要。一个女人在家里,向上连着父母,中间连通丈夫,向下养育孩子。所有的矛盾都可能聚集在母亲这里,母亲是家庭的调度,是各种关系的中枢,是活水的源头。 我同样也是一位母亲。对于父母而言,我们主要扮演照料者的角色。对于丈夫,我们不仅要是妻子,还要是朋友,是为了一个家庭共同奋斗的战友;对于孩子,我们则是他们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尤其学龄前的孩子,他们并不需要过多的说教,或者多少的物质满足,他们最需要的,是母爱。 然而,女人是情感动物,拥有独特的生理周期。生完孩子、成为母亲之后,女人体内的激素水平还会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女人的情绪起伏。 女人这种情感丰沛的特质,若运用的不好,会带她们以及她们身边的亲人走入疯狂的境地,但是如果运用合宜,则会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幸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家庭中,女人的角色是最复杂的。她们注定要比男人早熟一些。成熟的母亲,必须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爱的技巧,有超强的心理能量和良好的心态。当自己内在失衡的时候,先接受那样的自己。因为那些困难和那个无助的你都是正常的、真实的。 要在各种考验中寻找到自我成长之道,来了大水,建一座大庙;来了小水,便挖一条小沟。大风大浪,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每一次经历过,就要从中提炼出养料,从而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最终成为一个女人天然应该成为的样子,从容而坚定。 ▌唠叨的母亲和逃避的孩子 在积木宝贝早教中心,我曾经遇见过这么一个小女孩。她特别安静。当别的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她只会站在旁边看,或者独自玩耍,从不敢走近人群当中。 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让孩子有所改变。当老师跟孩子妈妈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后,通过深入聊天才找到了原因。孩子妈妈承认,自己在家里特别唠叨,因为总觉得有很多委屈。她说:
这位唠叨的妈妈,身体内其实还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这个小孩没有获得过自己父母的认可,缺乏自我价值感,非常依赖别人。她主动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把自己累垮,然后又去乞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但是方式实在让家人烦恼,于是又把自己的精神快要整崩溃。 活在母亲唠叨中的小女孩,她的内心很脆弱,无法像父亲一样以坚硬的沉默去抗争,只能下意识地逃避一切。这种逃避甚至成为了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以至于在社会化发展的时候,她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去对待陌生的人们。就这个案例来说,要改变孩子的孤僻,妈妈先要调整好心态,获得自身的成长。 ▌强势的母亲和弱势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家庭也需要找到它自己的平衡。如果家里妈妈很强势,就意味着爸爸的能量被压制下去,并且变弱。儿子看见父亲总是挨批评的样子,会让他害怕女人,并且成长为一个懦弱的男人。 女儿看见妈妈的样子,要么自己也变成一个强势的人,要么有可能找到一个强势的另一半。因为,孩子在家庭中会同性认同,女儿会认同强势的母亲,儿子则会认同弱势的父亲。 谈及强势妈妈的问题,有网友这样抱怨过:
强势的母亲,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的平衡。不仅如此,母亲对父亲若存在太多愤怒情绪,经常动不动就批评父亲的话,这种情绪会转移给孩子,尤其会养出愤怒的女儿。这个女儿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极有可能会莫名其妙对男友或老公生气。 如中国那句老话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的强势,打破了一个家庭原有的两性平衡,孩子在角色认同的过程中,就会复制这种不平衡,并且会将问题原封不动地带到自己的亲密关系当中去。 ▌理性的母亲和淡漠的孩子 有一位妈妈曾经问我:
这位妈妈,是典型的理性妈妈。理性不是坏事,它甚至是事业成功必备的一种品质。但是一个母亲,如果在教养过程中也过于理性,那么带给孩子的,就有可能是灾难。这样的妈妈养大的孩子,往往会中规中矩,但有可能偏于冷漠,且缺乏创造力。 因为妈妈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热情,扼杀了孩子自我创造的喜悦。母亲条条框框太多,对于错误的容忍度又低,每当孩子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确保事情在他们预设的轨道内运转,把解决办法直接摆到孩子面前。这其实是这个妈妈自身的安全感不强导致的。 同时,理性妈妈喜欢对孩子讲道理,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就事论事”,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因为他们认为哭也好,闹也罢,都不能解决问题。与其花时间哭闹,不如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部分成人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的“问题解决策略”。这样好吗? 当然,对成人来说,只要适合就好!但孩子还处于心智未分化的状态,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一定会先采用“情绪解决策略”。事实上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过度到问题解决策略。 如果理性的妈妈不接受孩子的情绪,认为孩子的情绪反应是不应该的,不对的,软弱的或者无济于事的,那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被压抑,长时间的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孩子就学会了放弃。 但正如我们所说,“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一样,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爆发。而没有正确引导的孩子,最终极有可能通过其他不适当的、甚至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挫折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