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017-11-14 | 阅:  转:  |  分享 
  
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
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学法过程中,要组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老师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很多事物不存在于今天,给予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老
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或抽象地理论灌输,或者单纯画几条杠杠,写几句结论,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烦腻情绪。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学习呢?我就此结合我高中时的历史课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一、设计精彩的导语:学
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老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课堂教学
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语的
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这一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我的老师在讲《鸦片战争》时,设计了
这样一个导语:我们知道1997年7月1日,我国全国欢庆,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终于结束了英国统治香港百年的历
史。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香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英国是哪一年侵占香港的?是如何进一步步侵占香港的?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学生一般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电视、投影、录音、
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如老师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利用
多媒体把《时局图》充分展示出来:一条红肠代表德国流到了山东,一只黑熊代表俄国吼叫着占据了长城以北和新疆,一只青蛙代表法国呱呱叫着跳
到了两广和云南,一只色彩斑谰的老虎怒吼着气势汹汹扑长江流域,一只黑鹰展开双翅、虎视眈眈、盯着中国版图……这样把一幅《时局图》有声
有色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三、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由于历史学
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作实验;而我们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
、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记忆。如老师讲授《秦始皇统一六国》
时,出示投影片《秦始皇》,她对秦始皇的刻画如下:“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他当年
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他头戴挂满珠子的皇冠,身穿绣花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分;他面带
微笑,仿佛为自己功高盖世、流芳万代而流露出洋洋自得的满足感。”短短几句话的描述,把秦始皇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献花(0)
+1
(本文系大讲堂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