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告 | 为孩子开启一道智慧的大门,绝不容错过的好读物……

 昵称16619343 2017-11-14

播放GIF

今天兰兰妈要推荐给大家的这套绝对是收藏级的刊物——《少年时》。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尽早知道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并在这个事情上投入很长的时间,甚至找到自己一生的热情所在,和尽早知道如何更好地学习有关系。好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任何人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

—— 小多创始人 杨鸣镝

我们一直在想,也许别人会问,你们写这些东西干嘛,这是孩子们十年后才应该学的东西啊。但我总觉得,从小就有一个大的概念,比局限在眼前的小圈子好。清晰地看眼前的东西,模糊地知道远处大概会有什么东西,这样子的学习,才是有意思的。

—— 《少年时》总编 祝伟中

按照这样的理念所做出来的《少年时》究竟是怎样的书?

跟其他的科普读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书的结构从整个学科价值出发

《少年时》与普通的“科普书”不同。它不是简单地将前沿知识拼凑起来,而是通过其自身的逻辑架构,使孩子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思考方式

它在一个主题里构筑有逻辑关系的立体关联,包括主题里的多学科的关联和对外的发散性的关联

一般的科学读物在讲一个主题的时候,通常的模式就是拼凑,就是搜集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有可能是几个点,或者只是几个侧面,不一定是有关这个主 题或这个学科最为关键的部分。这样,如果你对这个学科一点儿都不了解,那么看这样的书就很可能导致你对这个主题了解的很片面,甚至会误导你的判断。

少年时》则是跳出内容的框框,从整个学科价值出发,讨论它从萌芽、发展以及未来等整体过程,从学科形成的主线上去俯视这个学科,了解这个学科的来龙去脉。

少年时》关注并挖掘发展过程中的真实片段,如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思路、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创业先行者的创新故事,而不是课堂上一个个需要背诵的概念,或一个个研究结果。

这种组织架构对编辑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它不是教科书,不是简单的知识整合,也不是那种传统的树形的分叉式的知识结构。而是非常有逻辑的,但又不失趣味。

养成思考式阅读习惯,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撰稿人

《少年时》的创作团队成员包括:

安德鲁·卢卡斯(Andrew Lucas),加拿大科幻小说获奖作者

伯纳德·阿皮亚(Bernard Appiah),公共健康研究博士

拜伦·巴顿 (Byron Barton),美国生物学博士,大学教授,科普作者

丹·里施(Dan Risch),美国知名童书以及儿童杂志作者

谷之,医学博士,美国知名基因实验室领导人

海上云,工学博士,计算机网络研究者

……

《少年时》的每位作者都是各个领域前沿的研究者、科学家、设计师、艺术家等。他们有自己的专长,关注的是不同的点,他们对该学科的了解会更加深入,也更能把握学科的走向。他们的文章有趣并且深入浅出。

无论是最顶尖的前沿科学,还是最复杂的知识结构,都可以尝试从简单的途径找到原本和核心,欣赏它们的美,体会它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作用。《少年时》邀请各界学科精英,通过充分研究和比较,筛选全球新锐当下正在热议的现代科学和人文学科话题,传递最新的信息价值(视角和思维方式),摒弃陈旧的信息内容(知识和传统学习)。

这样的一本书,孩子能看懂吗?

完全没问题。在阐述前沿科学新知时,我们拒绝使用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将通常需要公式和专业术语来描述的科学原理“翻译”成用日常语言来描述。

人工智能

曾经,人们坚信如果有哪个领域不会被人工智能攻破,那一定是人类引以为豪的围棋。如今,“人机大战”告一段落,AlphaGo横扫围棋界,连世界冠军也无可奈何。这让人们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不得不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少年时专题作者海上云以“三部曲”的形式,带我们了解人工智能的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与超人工智能。现在,我们见到的人工智能是具有某些特长的机器;到了2040年左右,强人工智能的时代也许就会到来,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大脑并与之匹敌;到了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就会远超人脑。越过奇点,人类要怎样与它相处呢……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关键技术桑格测序法,用没有专业术语的语言来描述

对于更加复杂的过程,我们也专门设计了能直观表述这些原理的示意图:

纳米的尺度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当少年时的小读者们看到这样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最厉害的大脑在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他们第一个想法可能就是,赶快好好长大,加入到最优秀的未来人才阵营中。

1. 知识从数据开始,数据是一个个随机的,没有规则分布的点;

2. 这些点如果有规则的聚成大点,就是信息;

3. 把信息串成一个网,就叫知识,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都在 “织网”;

4. 能把面状的网串成体状矩阵的叫做综合;

5. 熟悉这个网上某个小局部的关联的,叫技能;

6. 能够看到网上任意远距离两点可能会有有价值关系的,叫眼光;

7. 能够找到一条连接这两点的捷径的,叫智慧。

展现真实的科研经过,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少年时》中,有重大的科学事件,有科学家之间的论争和科学家群体之间的大论战,有前沿科研项目,也有有趣的民用项目故事。最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

比如在《观测宇宙和推测宇宙》里,我们可以看的通过假设、观测、建模、再观测、验证、证伪、修正的科学实证过程,欣赏假说、模型和观测互为因果的美妙关系,从而领会到科学精神的实质。

比如在《攻占人类大脑》里,我们看到科学家如何寻找事物关联的可能性,有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这样的关联。

在《论争改变世界》里,我们收集了科学史上小至科学家之间的利益角逐,大至世纪论战的各种论争,还有正与邪、先与后、国家与民间等等的争斗、争辩。说明人类科学是在怀疑、实证、理性的精神的主导下发展的,让读者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怀疑。

学会思考还不够,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本领

少年时强调开放式、探究式、多层次的科学实践指导。无论是研究科学史的步骤,还是学编程的入门方法,甚至亲自动手做科学实验,制作生活小工具……让孩子们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立体化的教育体系:让知识“动”起来

少年时》最小的读者才五、六岁。对他们来说,少年时提供的“多媒体”“立体化”服务,就能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去消化、理解。

每期20篇核心文章,快速入门新领域

想象一下,当你想要了解某一个,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里的知识,你要怎么做呢?到网上去,查询关键词,面对着铺天盖地来源不明的信息;到图书馆去,检索大量文献,动辄几百页,上千页……大人还得耐下心来翻阅,小孩子要怎么办呢?

一本少年时中,有20篇围绕当期主题的文章。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孩子就可以入门一个新领域

视频,音频,让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读书,需要静下心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沉浸式地学习。那么在更加碎片的时间里,孩子要怎么学习呢?

少年时除了纸质书以外,还提供了原创视频、原创音频的服务,在父母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做家务的时候、吃饭、睡前,5-10分钟的时间,都可以学习。

在线阅读指导,帮你轻松理解整本少年时

对少年时最了解的人是谁?少年时的编辑们。他们在小朋友们收到书以前,就对整本书了如指掌啦。这本书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哪些知识是你应该掌握的……编辑们以语音和文字的形式, 教你轻松理解少年时。

往期少年时配套视频(2017年5月第29期“攻占”人类大脑)

FRONT VISION 少年时

第四辑主题(2018年出品)

37 | 体育的本质

教你看懂体育比赛,从足球、体操,到长跑、举重……

38 | 人工智能

当人类智能被转移到机器上,世界将发生什么?

39 | 重新认识人体与疾病

就算“感冒”这样最普通的医学名词,也随时被赋予新的定义。

40 | 设计、形状

有目的的设想,带着枷锁的舞蹈;一生中必须有的历练。

41 | 地球上生物存在的规则

是否有生存公约,让生物互为因果、传承基因、维护地球生态?

42 | 造船

最古老的交通工具;最简单,也最复杂。

43 | 写作

如何将你的思想过程,用自己独特的和他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44 | 信息、大数据与物联

大数据时代悄悄降临,决策将不靠经验和直觉,而靠计算机最枯燥的统计运算。

45 | 基本粒子和高能物理

分割,无限地分割;对撞、极高能地对撞。

46 | 幸福牵着你的手

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来探讨“幸福”这个人类终极追求。

47 | 硅谷推动世界

看硅谷那些牛人的行为,如何引领人类的行为。

48 | 校园欺凌

一个越来越尖锐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处置?

(注:主题内容有时会根据策划和实时情况进行调整)

我们期待着,更好的少年时,与你相遇。

这么好的书,兰兰妈也给大家争取了赠品(订阅即可获得少年时定制版笔记本4大2小)

少年时定制版笔记本

团购详情

团购商品售价预售《少年时》第四辑(2018)共12本

团购价格:原价420元,团购价359元

团购时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6点开售,售完即止

物流详情:因订购量大,48小时内发货,还请耐心等待

(请务必填写清楚正确、详细的收货地址,收货人和联系电话)

特别注意:所有订单一经发出,无质量问题无法退换货,敬请谅解!

(此产品为预售商品,发货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每月25日左右快递当月新书!)

团购方式

1.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美式学习零距离”微店进行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