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行力,是你最强的实力

 昵称47499075 2017-11-16

一位国内有名的小说家来学校开讲座。


提问环节一位观众问:普通人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小说家,当我们的经济收入无法支撑理想时,应该如何平衡?


小说家给他的答案是这样的:


“今天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双击一个叫word文档的东西,敲下第一个字,你就已经是小说家了。”


这句话很简单,简单到深刻。


那些我们所认为的遥不可及的东西,其实离我们无比之近。


那些我们以为要百转千回才能望见的路,其实随时能被我们踩在脚下。


 01 


2011年夏天,我想和几个同学搞一个校园的水果外卖平台,犹犹豫豫了半个学期,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还是没开始弄。最后快憋了好久,几个人才达成共识:不管了,先搞起来再说!


经过一连串折腾,最后项目还是失败了。


结果很惨,但我却觉得心里舒畅。毕竟做过了,知道怎么回事,输了也认。


这件事给我的“执行力”带来巨大的提升,当时我就给自己的人生行为准则里加了这四字真言:先搞起来。


当你想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论它是什么,先搞起来,别把梦想只停留在想象中。


 02 


那年创业项目失败后,我终日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嘛。某日突发奇想,觉得未来有机会能开餐厅,似乎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当时“先搞起来”的人生信条又影响了我。于是我开始寻求机会,决定先挑几家市中心的餐厅打工,了解运作模式。


我去学校就业中心请求老师帮忙介绍餐厅的兼职,但学校没这方面的对口资源。当时针对大学生兼职,又没有靠谱的网站。


后来我脑子一热,决定自己上街找。所谓的上街找,真的就是硬着头皮一家一家找人问。


刚开始都没脸推人家门,后来脸皮就练得和城墙一样厚了。“您好,请问你们这收兼职吗?”


找工作的那一个月,我日均步数三万五,后来似乎再也没这么高过。上海的愚园路、华山路、思南路、淮海中路......好几条路上的餐厅都留下了我打工的痕迹。

正因为如此,我认识了很多餐厅老板,闲聊之余请教他们关于开餐厅的各种问题。有时候问得太具体了,他们甚至怀疑我是谁派来的卧底。


虽然后来我没有开餐厅,但这段经历,有无数使我受益的部分。


 03 


不少人在想做一件事之前,会经历漫长的心理挣扎期。时间在挣扎期中溜走,起初的热情也死于慢性消耗,最后被磨得一丝不剩。


很多人没意识到,只想不做,是一笔稳亏的买卖。既投入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又毫无收益。甚至你所做的其他事,也会被这种心理挣扎所影响。


那你不如去把它给做了,成不成不是关键。关键的问题是,你上路了。


你在路上,而不是只能眼睁睁地在跑道边看别人跑。


只要我们切换思维方式,一切都能得到改观。不要去想“做”还是“不做”,只想着“做”。


因为能够被自己纠结着反复去想的,一定是我们真正意义上想做的事。


一旦我们把思维聚焦在“做”上,大脑便开始切换路径,不再纠结,而是转向“怎么做”的流程化思考。


 04 


只想不做的思维路径,低级且低效。高手的做法向来都是先搞起来,边做边看,边走边调控。


所谓的“先搞起来再说”,实则也是在你与事情之间建立“最短路径”。


有人整天计划着要学门外语。真的想学最简单的方式,你去报个班啊!


报班除了系统学习外,还能把人逼上跑道,形成良好的学习节奏。不管别的,先把自己逼入学习期。上了跑道,再懒的人,都能自然而然地跑起来。


决定一个人努力程度的往往不是人本身,而是机制。就像只要你走上跑步机,当它开始运转,你就一定会跑步,不得不跑步。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机制与环境下,会呈现出两种形态。好的机制,就是好的环境。先搞起来,你才有机会进入那个环境。


 05 


对于内心混沌,目标感弱的人来说,当你做着做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现在我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虽然与当年所求相去甚远,但我依然为此开心并感谢当年的自己。感谢曾经的我做了很多事,走了很多路。至少做过,没缩手缩脚。它们看上去不够冷静,甚至是一条无比冲动的路。


可也正因为它们的存在,让我确信:我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对的。


超强的执行力,是对平凡生活最好的回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