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原名叫王守仁,别号阳明先生。他创办的心学思想流传至今,绝非浪得虚名,概括起来他学说的中心意思大概有以下几层思想。 一、真正的内心强大王阳明心学道:做人要有克已的功夫,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如果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宋代苏洵在《心术》中写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然后可以制厉害,可待敌”。真正的内心强大,真正的安定,安静,不是静坐能得到的。真正的安静,需要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考验。 二、无善无恶王阳明心学道:对待善恶,世人只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天生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想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被你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又人的私欲产生,因而就是错误的。 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什么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的上面的。同样是一座高山,旅游的人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三、胸中的圣人王阳明心学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普通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四、读书不要记得王阳明心学道:读书不是为了记得,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得?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是的使自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心本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在我们的内心发现、昌明良知、道理,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因此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以上是王阳明心学的几大哲学理解,如果你读懂了,就能知道几百年前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牛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