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卓简史

 RK588 2017-11-16

种植园中的音乐场景种植园中的音乐场景


班卓、斑鸠、Banjo、Banjar、Banjee、Banza……说的都是同一种乐器,同一种声音——皮面上的弦振之声。它源于非洲,在美洲生根发芽,是美国音乐史上的重要一环。从繁荣到衰落再至复兴,班卓几经沉浮,几个世纪以来不仅给人们带来音乐的愉悦,更印刻着历史的变迁。劳伦特·杜波依斯(Laurent Dubois)对班卓追根溯源写就的乐器志物学著作,其标题就简练精准地反映了班卓的历史——《班卓:美国人的非洲乐器》(The Banjo: American’s African Instrument)。

海地的Banza


在数百年前的非洲大陆上,以大果壳蒙上兽皮为琴体,以木棍为琴颈,以动物鬃毛为琴弦,这类共鸣弦乐器就是今日班卓的原始形态。十七世纪开始的漫长跨洋黑奴贸易过程中,这种乐器随着非洲黑人迁徙到美洲“新世界”,逐渐演变。以早期的中美洲殖民地为中心,班卓从部落仪式乐器发展成千百万黑奴寄托思乡之情、排遣遭受压迫之苦、聚集共同情感、表达自由渴望的重要乐器。班卓从南方种植园普及到北方各州,同时亦获得拓殖者的关注。一方面,很多种植园主惧怕奴隶因音乐而聚集滋生事端,禁止班卓演奏;另一方面,一些白人则对这一乐器产生浓厚兴趣,或研究收集或暗中学习。

十八世纪后期开始,一些掌握班卓演奏的白人将脸涂黑,化妆成黑人进行歌舞滑稽表演。这种演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种植园中的黑人生存状态和文化特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脸吟游歌舞秀”(Minstrel Show)的开端。

“黑脸吟游歌舞秀”艺人


时至十九世纪中期,技艺高超的白人班卓琴手乔尔·沃克·斯威尼(Joel Walker Sweeney)名满天下,在英美的巡回演出盛况空前。普遍认为,现代班卓高音短五弦的独特结构是由斯威尼普及并推广开来的。以丹·艾米特(Dan Emmett)为代表的多人乐队组合更推动“黑脸吟游歌舞秀”成为全美流行的音乐娱乐表演形式,也使得班卓风靡一时。

乔尔·沃克·斯威尼(Joel Walker Sweeney)


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是班卓发展的又一催化剂。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场上,班卓是军队阵中的常见乐器,增进了不同种族士兵的沟通了解,也起到了提振气势凝聚人心的作用。在诸如《冷山》、《安德森维尔》等美国内战题材的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班卓的身影。在绵长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来自欧洲的新移民用班卓改编演奏家乡的民谣歌曲和小提琴曲,为日后美国民歌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十九世纪后半叶,班卓经历飞速发展,如同今天的吉他一样高度普及。它不仅为下层贫苦民众提供娱乐消遣,更在城市居民的舒适客厅中觅得一席之地,成为时髦乐器,还发展出古典班卓曲的高雅流派。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大音量、更高品质、更华丽外观的追求,共鸣背板(Resonator)、不同类型的音圈(Tone Ring)、专利设计的零部件等新发明层出不穷。诸如SS Stewart、Fairbanks、Gibson等著名品牌都推出了定义后世班卓的经典琴型。

1920年的Gibson班卓琴


二十世纪初,班卓达到鼎盛。凭借其音色和音量上的特点,班卓在早期爵士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盛极必衰。班卓制琴工艺业已成熟完善,追求华丽精美,导致成本不断攀升,令普通音乐爱好者难以企及,使得不少人放弃班卓,转而投向当时价格低廉的吉他。另一方面,拱面爵士吉他、共鸣吉他等大音量吉他的出现令班卓的优势不再明显。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用吉他弹唱柔和忧伤的歌曲自然又比演奏明亮活泼的班卓更为应时应景。班卓几乎转瞬间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退出主流乐器之列,成为人们阁楼、仓库中的怀旧古物。

厄尔·斯克拉格斯(Earl Scruggs)


二战后,班卓开始新的复兴。厄尔·斯克拉格斯(Earl Scruggs)革新性的演奏技法一扫前尘,给班卓这一古老乐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成蓝草音乐的兴盛。有“美国现代民歌之父”之称的皮特·西格(Pete Seeger)编撰了《如何弹奏五弦班卓》(How To Play the Five-String Banjo)简明有声教材,成为很多人的班卓启蒙之书。在横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民歌复兴运动中,班卓或在皮特·西格手中作为音乐武器为抗议歌曲发声,或在金斯顿三重唱(Kingston Trio)的音中重拾美国传统,抑或在蓝草音乐中如火如荼,持续激发了人们对班卓的热情。很多当代班卓知名品牌如Deering和OME,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并发展至今的。

皮特·西格(Pete Seeger)


时至今日,贝拉·弗莱克(Béla Fleck)、蒙福之子乐队(Mumford & Sons)、泰勒·斯维芙特(Taylor Swift)这些当代知名演奏家和音乐人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上班卓。在继承了音乐传统的同时,很多新一代班卓演奏者在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上不断进行创新尝试,老曲新奏,别有一番风味。

班卓在当今乐界虽然相对小众,但它也早已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更成为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生活方式。在北美和欧洲,班卓忠实拥趸不计其数,高手们卧虎藏龙,班卓学习交流活动遍地开花,别开生面。更有众多民间班卓匠人为各地玩家打造精美的手工定制琴,或翻新百年老琴赋予其第二次生命,蔚为大观。

小提示:Eastman的班卓琴型号为Eastman EBJ-WL1,本号可查。

(来自班卓中文网 www.chinabanjo.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