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家长最关心这几个问题!

 家有学子 2017-11-16

家有高中学生,对所有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不光对孩子,有时候更指家长。家长们殚精竭虑、步步“精”心,学生们更是如临大敌、全力冲刺......怎样在这时间里和孩子相处好,同时做好后勤工作,就成了所有考生家长头疼的问题?

高一

应该是最最关键的一个学习阶段,知识多,而且还是高考的重点,虽然高一知识仅占高考的40%,高二知识占高考的60%,但由于高二知识好多都是高一知识的延伸,所以说高一知识占高考的60%一点也不为过,比如说高二电学的电子运动就是与高一知识的力学紧密相连等。所以高一知识一定要学好,这个阶段,学习习惯已经形成,高一知识学好了,高二就轻松好多。

高二

还是要一鼓作气,人常说把高二当高三,把高三当高二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年,如果学习上有问题,要自己主动和当课老师讲,让当课老师多帮助你,课外还要用功的学习。

高三

高三这一年都是复习与考试,孩子要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总结、归纳、查找自己学习上的问题,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决不放弃!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论自己的能力怎么样,最关键的是你冲刺了吗?

下面再谈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怎么判断该不该请家教?

这是很多家长疑惑的问题,一方面学校的课程学习已经非常紧张,孩子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觉得高中阶段是决战高考的三年,也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三年。如果平时学习成绩平平,采取特殊的措施是很必要的。

小一君觉得如果孩子成绩稳定,各科平衡,就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不是表面现象,平时的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所以有时候需求自己的学习方式比老师辅导更重要,而且高中学校的课程就十分完善,老师又有多年教学经验,跟着学校老师步伐更为重要。但如果有些孩子出现单科成绩过差、偏科严重的,根本跟不上学校老师课程,这时候家长有必要考虑给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家教辅导,保障知识体系的完善,不落下过多重要的知识点。

2、怎样能帮助孩子发挥最佳的考试状态?

小1君认为考试前家长不管是提醒的话还是鼓励的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所以多给孩子思考空间,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找得到合理的出口。高中生脑中的弦比家长要紧,尤其是高三,真可谓是“一触即发”,断了的话就危险了。如果他们因为一些想不通的问题烦躁了,不要打扰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给他们一点思考的空间,他们会明白你的苦心的。

3、过分溺爱,今天就停止!

家里有高中生,作为家长感觉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没有必要因为紧张就放弃生活中正在进行的其他工作。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什么工作、生活、朋友都没有了,天天就围着孩子转,还莫名其妙给孩子压力。他们会觉得家里像装了监视器,总有人贴在自己的门口看看自己是不是睡了,是不是在跟朋友聊天,是不是在玩游戏......如果家的宽松和温暖都不没有了,那孩子该怎么办呢?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对高考的关注必须要,但是请记住不要过分关注,物极必反!

4、怎样能快速了解孩子学习以及生活情况?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包括心理情绪变化、和同学的相处情况、课堂听讲状况、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起伏变化以及在学习上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等。了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时间努力纠偏,如果不加重视会导致高考全盘皆输。还需要和任课老师多沟通。高中任课老师通常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于考生的学习状态、心理把握都有较多认识,父母多与老师沟通、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最新状态。

5、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沟通?

与老师沟通前,父母要先思考,客观评价孩子。有些父母过于听信孩子片面的话,将孩子成绩的退步归咎于老师和环境。只有父母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与老师良好沟通,才能解除忧虑和困惑,帮助孩子备战高考,考入理想大学。

6、怎样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而现在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大学、专业以及报考制度。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来承担起部分责任。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及形势,学会如何挑大学、选专业,帮孩子做科学、合理的规划。

家长(特别是高三)必须提前关注本省高考政策、了解平行志愿填报原则,熟知填报注意事项与技巧,同时时刻关注目标学校的情况(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可以登入第一高考网查询目标院校、专业的数据)。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

面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学校、专业、政策和规则,几乎所有的家长只能盲目通过各类渠道收集打听信息、咨询建议,但却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系统科学的指导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挑选,反而越来越迷茫,导致最终凭感觉出手。这时候您需要需找一个准确的志愿填报服务平台,第一高考网通过对历年来院校、专业数据分析,根据个人分数,科学、准确定位目标院校范围;自动按照各级志愿间的梯度自动结合匹配,有效保证了考生的成绩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很好地避免志愿倒置、梯度不合理等常见填报误区,真正实现了科学、智能的志愿填报!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