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三国》:于吉被奉为神灵,孙策气极而毒发身亡

 金色年华554 2017-11-17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23天

文/鲸北晨 图/网络

一个领地的首领,怎可容忍其他力量来挑战自己权威。哪怕,对方只是代表人内心深处的信仰。

刘备逃离袁绍的阵营,袁绍大怒。被下属劝住,才平复心情去联系孙策一起攻打曹操。

原本孙策根本不想理袁绍,想让曹操赐予一个官职,就此与曹操联合起来。更何况,孙策的弟弟与曹仁(曹操下属)结亲,想来一个官职不是那么,但遭到曹操的拒绝。

而孙策下属许贡暗自写信给曹操说,“孙策这人,你得赶紧召回许都,否则留在外面会为后患。”此事被孙策发现之后,孙策杀了许贡,而许贡的家属却逃跑。

仰慕许贡的人,趁机截杀孙策,一箭射去,射中孙策的脸。要不是下属及时赶到,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孙策原本想找华佗前来医治,但华佗不在,就找来华佗的徒弟。徒弟诊断后,“箭上有毒,毒已经入骨髓,要想祛除它,就必须不能怒,调养数日。”

但是,有使者从许都回来说,“许都除了郭嘉都对你服气,郭嘉判定您性子太急,没有谋略,不足为患。”这一生气,便促成了孙策和袁绍合流之心。于是,汇聚诸侯们在酒楼上喝酒,但突然大家纷纷下楼,一问才知道原来有神仙到此。

孙策大怒,以为张角(黄巾贼,擅长妖术)这等蛊惑民心之术沾染了自己的地盘,便想杀了他。但下属说,“这人叫于吉,施法术,救了很多人,很神仙的,不可轻易杀了。”

于是,孙策就派人把于吉关入牢房里。孙母本是信神鬼之说的人,就央求儿子放了于吉。孙策就只能去牢房里将他放了,没想到于吉在牢房里也过得很好,大家都很信服他,甚至把身上的锁链也给他松了。这再一次让孙策怒气攻心,根本不想再放了于吉。

下属劝告说,“于吉既然有这么大本事,最近城里很久没有下雨,就让他求雨就好,没求来,再杀了他不迟。”

孙策一听有理,就让于吉次日求雨,没求来就烧死。而等于吉真的求来雨的那一瞬间,城内的百姓都开心地跪着向于吉朝拜。孙策又一次怒了,命令人将于吉杀了。这天晚上,狂风大雨,于吉的尸体也不见了。

而孙策在自己房间里发现了于吉,用刀刺之,又不见了。孙母知道,就让他去道观里烧香,孙策又看到于吉在道观里,孙策骂之而走出道观。但又看见于吉在门口,气得孙策一刀砍过去,原来是当初斩杀于吉的人。

出道观的时候,又看于吉入门而来,孙策就认为这道观有毒,就让下属烧了。但又看见于吉在烧的火光之中,回到府内,又看见于吉在。气得孙策连家都不回,直接去集结兵力攻打曹操。

正下属劝告不要轻举妄动的时候,于吉又来了。孙策口中怒骂,而第二天孙母来见孙策,发现儿子太憔悴了。孙策一看镜子确实如此,而这时候又看到于吉,孙策更加生气,怒气攻心而毒发身亡

可见,孙策的死和于吉有莫大的关联。不过这也得益于当初请的大夫不是华佗,而是华佗的徒弟,其医术不到家,没能完全治好孙策,落下病根。

而刺激这病根的正是他人一次又一次让他发怒,先是使者言,后是于吉。从孙策一直想让曹操封他为大司马来说,孙策是一个爱慕虚名的人。而一旦遭到否定,便会怒气万分,就如郭嘉说他不足为患便气到不行。

于吉让他生气则是让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明明开着会,而会上的人都纷纷下楼去看神仙,这太不给孙策面子了。而本来安排了于吉进监狱,没想到监狱里的下属把他伺候得很好,这完全挑战他的底线。而求雨得到众人朝拜,更是当众打孙策的脸,孙策怎可不气。在自己的地盘居然出现一个比自己威望还高的人,让百姓完完全全信服,可杀。

杀了于吉之后,孙策能多次见到于吉,有这几种原因。第一,起初孙策在房间里看到的于吉是有些对于吉信奉的人装生弄鬼,来瞎孙策的。第二,后来看到的于吉,是孙策气急毒发而使得孙策出现幻觉,而孙策一直以于吉为敌,气急败坏的时候,自然会看到于吉。第三,孙策自己可能也信鬼神之说,只不过因为自己是首领,看到其他人朝拜于吉而内心不满,毕竟对于他来说,他知道信仰鬼神究竟会是一种怎样强大的力量。他必须做出选择,杀了于吉,但他内心总是内疚,内疚而气急。

但不论孙策是不是无神论者,他都会杀了于吉,毕竟于吉代表的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信仰,这股力量要是凝聚在一起,而于吉再散播点不利于孙策的话,整个地盘也可能失去。身为首领,这是他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话到此,你是孙策,又将做出何种抉择?是杀于吉,还是不杀?

推荐阅读:

《假三国》目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