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仲秋佳节: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贯融 2017-11-17
 
 

​每逢中秋月亮圆,盈满祝福洒人间
​古来犹未尽人意,天涯此时共婵娟

贯融

明月,世间如此美妙的景观,古来寄寓多少诗情画意,又勾起多少悲欢离合的忧思。自古天际悬明月,犹来世人自多情!有人看它是一幅画,有人看它是一首诗,有人看它如妙指弹奏的琴弦,伴随千古世情音声!尽管世间有诸多的工愁善感,但也不乏深幽旷远之禅;明月能增添人的情感,同样也能启迪人的禅理哲思。除世间文学之外,在佛教经典中,即有许多用明月来譬喻的经文,启发人的智慧,启悟人生真理。在最古老《杂阿含经》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经文,下面摘几则与大家分享,也顺祝大家中秋节法乐吉祥,福慧增上:


在《杂阿含》94经的月喻经中,就有一少年婆罗门,问佛陀关于怎样区别善男子和不善男子的问题。


(《杂阿含》1054经说:

善男子:指修行十善的男子,

不善男子:指行十恶的男子。)


少年婆罗门问佛陀,不善男子如何可知?

佛陀回答说:譬如明月;

少年婆罗门又问,善男子如何可知?

佛陀回答说:譬如明月。


两个问题佛陀都一概回答譬如明月,少年婆罗门没有领会其义,就继续问:

如何理解不善男子如月?

佛回答说:譬如月亮渐黑的时候,光明就随之减少,色泽也逐渐失去光彩,这样日夜消减,直到月亮全部隐没不现。这如有人在佛的正法中,初具信心,愿受持浄戒,善于多闻学习,也常损己布施,正见真实。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然后就慢慢退失,对于信、戒、闻、施,正见逐渐忘失,日夜消减,乃至一切都忘失怡尽。


又于平时,不善男子不知亲近善知识,不常听闻正法,不能正思惟,身口意常行恶行。因此,临命终时就会堕落恶道之中,这就是不善男子如月的含义。

 

 

接下来少年婆罗门继续问道:那么如何理解善男子如月?

佛回答说:譬如月初明的时候,光明鲜艳,日夜增添,乃至满月时,一切圆净美好!这如同善男子于如来法中得欢喜的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增,增,增,增,日夜增长。而且平时不断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身口意常行善行。因此,命终后生于天上,这就是善男子如月的含义。


这是指做一个优秀的在家人,应该不断的向上进取,善法不断的日夜增长,心中智慧也如明月一样不断增明,这就要经常亲近善知识,善友,善的伙伴,不然很容易被不善的环境所影响,逐渐退失应有的善法光明!这里显然是人天善法,在佛法究竟上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佛陀说偈诵言:

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

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戒闻离悭

于诸悭世间,其特明显。


信、戒、闻、施、慧,是佛法中善男子应该具足的五种条件,即所谓五事具足。在世间充分利益他人来说,布施是最能表达善法行为的。信戒闻慧属于自利的,如明月的净洁无暇,姣姣如银。布施,是利他之行,如皓月朗照世间一样,清辉遍洒,去除世间悭贪的黑暗,给予世间无私的光明利益。


由此可知,世间善法,犹如明月增辉一样,要不断增长广大。不能象世间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应当如善男子一样,始终向善增明才是,“假若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不然退堕恶法,还会周而复始的阴晴圆缺,岂不无有终期!


如何不断向上增明呢?在1055经中说,除了有这奉行五事的善男子之外,还有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和不善男子中的不善男子。什么是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呢?就是不但自己行十善业,还积极的劝导别人也来一起行十善业,这样的人称为善男子中的善男子。同样,不善男子不但自己做坏事,还拉拢别人一起做十恶法的坏事,这就是不善男子中的不善男子!所以,要想善法在世间不断增长,就应该做善男子中的善男子,积极引导大众,一起加入这十善业的队伍,如明月一样净化自身,照耀人间。而且十善法是通于出世间法的。

 

 

 

然而,要光明永不再退减,善法永不再退堕,还要进一步增上进修。在《杂阿含》927经中说,优婆塞五事具足中,闻、施、慧三法具足很重要。其中闻具足说:“闻则能持,闻则积集。若佛所说,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悉能受持。摩诃男!是名优婆塞闻具足”。可见,闻具足,是从世间善到出世间的究竟善,一直到究竟的解脱善,都能受持,为闻具足。其中为初善,定为中善,为后善。从始至终没有烦恼夹杂,名为纯一;善法聚的四念处修学到有学,名为满净;烦恼断尽到达四果阿罗汉,名为梵行清白。这些次第修持过程,都能清楚明了即是闻具足


施具足,是心住非家解脱施

慧具足,是于四圣谛的如实知,这样才能最终善法光明不退减,直至漏尽解脱。在276经中,佛“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五日夜,无有人疑月满不满者,然其彼月究竟圆满。”在皓月当空的夜晚,谁还怀疑月满不满呢,满月自然呈现眼前!究竟解脱的圣弟子,亦如这圣洁的明月一般,究竟圆满,不再有烦恼的瑕疵。


后来大乘佛法,也以十五圆满的月比喻佛果,“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智月朗秋空,礼佛两足尊!”这是最终福慧圆满的佛的法身境地。十四的月亮略显不足,比喻十地菩萨境地,这时已如摩尼宝珠,妙用利群生。在此之前,菩萨经无数劫的累积资粮,悲智无碍的度化众生,生生世世在人间修行。以月的清凉喻菩萨的空性慧,清除自身烦恼云翳,在生死大海中悲智无碍,利世济生。所谓“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人间但圆满,悲智愿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