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常表现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晚期的患者会发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的急症,常常发生于I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发生在II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及时合理的救治死亡率较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病机制
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II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是临床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DKA发病机制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即升糖激素)增加,导致糖代谢障碍,血糖不能正常利用,导致血糖增高,脂肪分解增加,血酮增多和继发代谢性酸中毒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改变。升糖激素包括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其中,胰高糖素的作用最强。胰高糖素分泌过多是引起DKA发病的主要因素。由于胰岛素及升糖激素分泌双重障碍,患者体内葡萄糖运转载体功能降低,糖原合成与糖的利用率下降,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加强,血糖显著增高。同时,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给酮体的产生提供了大量前体,最终形成了酮症酸中毒。
图:DKA的发病机制
图:DKA及HHS病理生理改变示意图
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在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合成。合成原料为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乙酰CoA.肝细胞线粒体内含有各种合成酮体的酶类,特别是HMGCOA合酶,该酶催化的反应是酮体的限速步骤。在正常情况下,血酮体中β-羟丁酸占70%,乙酰乙酸占28%,丙酮占2%。但在DKA中,乙酰乙酸转化为β-羟丁酸,导致β-羟丁酸与乙酰乙酸的比值明显升高,达到16~20:1,也就是说整个产生的酮体主要来源于β-羟丁酸,如果酮症得到纠正,那么整个代谢途径会得到逆转,β-羟丁酸会变成乙酰乙酸,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达到平衡。而且,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血气表现出来,PH的下降,碳酸氢根的下降,其他继发生理改变,比如携氧系统功能异常,循环和肾衰竭,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等。
中国高血糖危象诊断与治疗
在糖尿病鉴别诊断中,I型糖尿病有发生DKA的倾向,没有明显诱因,但在2型糖尿病中常见的诱因有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发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妊娠以及精神刺激等。另外,用药不当也可能引发DHK,比如酒精可卡因等。研究证明,新发糖尿病诱因的DHK占20%~25%,感染占30%~40%,大部分患者是感染,以及糖尿病酸中毒起病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的加重,多尿,多饮,多食,还有脱水,虚弱无力,意识模糊,陷入昏迷。在体格检查中发现有皮肤弹性差,Kussmau呼吸,心动过速,低血压,精神改变,最终昏迷等等。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糖明显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尿液中尿糖,尿酮阳性或强阳性,血酮升高,在血气分析中,CO2CP降低,PH降低,BE负值增大。另外,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肌酐轻中度升高,在血常规的检查中,癌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脂升高。在21%~79%的DKA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升高,这可能是非胰源性的,还可能来自腮腺。血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鉴别诊断DKA患者的脂肪酶也会升高。结合患者的临床现象进一步判断。 图:实验室检查项目
酮体检测是高血糖危象诊疗的重要一环,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多种酮体检测,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或局限性,医生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合理使用这些酮体监测方法。
尿酮检测法也称为硝普盐法,检测酮体中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浓度(定性或半定量),不足之处在于无法检测到酮症时浓度最高水平,以及β羟丁酸水平,结果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显示。血酮检测也称为β羟丁酸脱氧酶法,直接针对β羟丁酸水平进行检测,反应产物可通过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进行测量等。
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酮体进行检测:
1,胰岛素治疗不当:未经治疗,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用量不足的I型糖尿病 2,血糖控制不佳:随机血糖≥13mmol/L 3,重症感染:比如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阑尾炎,腹膜炎,盆腔炎等 4,严重应激,大面积烧伤,急性心梗,心衰,脑血管意外,外伤,大手术,麻醉及神经刺激等特殊情况 5,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苯乙双胍等 6,特殊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病,肢端肥大症和胰升糖素瘤等 7,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后半阶段常规检查 8,长期饥饿出现的低血糖 9,大量摄入葡萄糖: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10,特殊体征:比如多尿,口干,多饮如剧,疲劳,食欲不振,视力模糊等 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深大呼吸伴烂苹果气味等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烦躁等
DKA诊断流程及诊断“秘笈”
对已知有糖尿病史的患者,DKA常见的诱因及临床三大特征包括明显脱水,酸中毒和意识障碍,经过查血,尿糖和酮体后方可确诊。对于未提供糖尿病病史或症状不典型,临床上比较容易忽视,应对此进行警惕,及时作出血糖,血酮体和尿酮体检的检查。
2012年中国高血糖危象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当血酮≥3mmol/L或尿酮体阳性,血糖>13.9mmol/L或是已知为糖尿病患者,而且血清碳酸氢根>18mmol/L,动脉血PH值>7.3,这个时候成为糖尿病的酮症。当酸中毒达到一定程度,碳酸氢根<18mmol>或者动脉血PH值<>,那么患者诊断为DKA,如果患者发生昏迷可诊断为DKA伴昏迷。
在评估完病情后,建立通道,完善血酮,迅速评估脱水状态,建立静脉通道,同时采血测血糖,血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指标。
静脉补液。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寻找和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在补液过程中,补液的速度要先快后慢,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为主。当血糖>11mmol/L应输入生理盐水,血糖<11mmol>,补充5%GS或5%GNS。如果在补液了之后,患者的低血压和休克仍没有缓解,那么可输入胶体溶液。在无心衰的患者,在开始2h,可补充1000~2000ml,后面可稍稍放慢,在24h内补液总量在4000~5000ml。对于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患者,应该注意补液速度和量,最好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
胰岛素治疗。直击DKA发病主要因素,降低血糖,抑制酮体发生。小剂量的胰岛素静脉的持续滴注,在血糖>11mmol/L,应该以0.1u/h/kg的速度,每1~2小时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下降不明显,则增加胰岛素剂量。如果血糖<11mmol>,可换成糖水,胰岛素输注的速度适当减慢,特别注意的是当血钾<3.3mmol>的时候,优先补钾,建议不使用胰岛素,防止心率失常的出现。
当胰岛素给药速度及葡萄糖浓度,使得血糖的稳定在8.3~11.1mmol/L之间,血酮<0.3mmol>,可改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或CSII。为什么要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静脉持续灌注,是为了避免潜在的血糖和渗透压快速波动,低血糖和低钾血症,血糖平稳线性下降,有利于更换适当的补液,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应对突然的临床和化学变化。
纠正电解质紊乱。生理盐水纠正纳,注意补钾。当血钾>5.5mmol/L时,暂时不补钾,检测血钾。当血钾小于3.3mmol/L大于5.5mmol/L,尿量正常时,补钾。当血钾<3.3mmol>时,有尿无尿都要补钾,有尿补钾在20~40mEq/h,无尿在10~30mEq/1~2h。
纠正酸中毒。经上述治疗,轻中度DKA可纠正,重度的话,视情况补钾。酸中毒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可损害心肌收缩,心律失常,使得心脏或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下降。指南指出,在血PH>6.9时,不需要给予碱性药物,在血PH<>时,尤其伴有休克或对抗休克治疗反应差,应给予碳酸氢钠(1.25%)。
如果过早的补充碱剂,组织缺氧会更加严重,反常性脑细胞酸中毒,低钾血症加重,一旦正确治疗开始,酮体可代写为碳酸氢根,外源性碱剂可矫枉过正。临床应用碱剂为高渗透液,可加重已存在的高渗状态,而且无循证医学证明,碱剂有利于代谢紊乱恢复。
在DKA处理中,应该对血压,心电监护,尿量等持续监测。在血压,心电维护中,尽量不插导尿管,如果意识不清,可插导尿管,记录每次尿液的酮体情况。如果尿量持续过多,可适当增加补液。另外,需要每小时检测血糖以及神经系统情况,扩容开始后2h复查血气,电解质,至少每4h测一次。如果酸中毒不能纠正,可能扩容不够,败血症或胰岛素作用异常,检查输液通路,胰岛素剂量,考虑增加胰岛素量,给予抗生素等。
最后,在DKA诊断和诊治中,我们需要牢记: 一个元凶:胰岛素缺乏; 三种恶果: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四种武器:补液,胰岛素,电解质,碱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