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大多数A股投资者并不考虑股票的分红,他们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低买高卖的差价。那么问题来了,不考虑分红的股票和废纸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能涨价呢?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涨,所以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么一个场景,大家都知道废纸不值钱,但是最近就是有个大佬一直在疯狂收购废纸,那我们要不要也去买点废纸去卖给这个大佬赚他一笔呢?
一开始正常人都会怀疑,这怕不是神秘大佬忽悠我们买废纸的骗局吧?但是毕竟这个收购废纸是大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把买来的废纸高价卖给他所创造的利润,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于是大家蜂拥而上,我们知道废纸就是废纸,神秘大佬肯定有停止收购的一天,但是只要我们比大佬聪明,比其他的投资者聪明,赶在大佬停止收购前出手,就赚到了。
这就是A股的第二个流派,博傻流
博傻是A股最常见的投资模式,我们平常操作的主要逻辑,都是建立在博傻的体系上面的。
博傻怎么玩,这就看技术了。博傻的本质就是你要比别人聪明,这对投资者的分析和判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使用技术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市场里面的量价关系,来判断主力资金的状态和意图。
也就是说要判断这个大佬目前是亏着还是赚着,他还会不会继续收购废纸。是诱多?还是抢筹?是收割?还是洗盘?......等等等等。
这玩意能判断出来吗?
理论上,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还是有迹可循的。尤其在股市刚开始的阶段,市场比较单纯,比较容易判断出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是在1986年开张,你现在随便学点技术,然后穿越到那个年代,就是妥妥的股神。
但是到今天A股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沧海桑田,主力资金早已是千年的妖精,不是通过简单的量价逻辑就可以判断出其状态和意图的。
那么怎么判断呢,这就要靠大量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概率:K线图出现什么样的形态,大概率后市会如何变化。 比如说日线三平头啦,大概率要跌啦,百日地量啦,大概率触底啦,巴拉巴拉,诸如此类。 技术本质上就是通过市场数据总结出来的各种规律。新手要么死记之前的专业人士总结出来的规律,要么自己学编程,学会分析数据,自己来研究规律。
然而没有分红的股票市场本质上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多方的博弈非常激烈。这就造成一个局面:一个规律被总结出来,一旦被使用或者公开,就会马上被破解。 所以在现在的市场里学习他人的结论已经越来越没用,真正的技术派,需要自己去不停的总结新的规律。
简单的说,如果你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和强大的编程能力,在现在的股市里是没有资格玩技术的。至于那些早就被市场嚼烂的技术指标,学得再多,也是韭菜。
现在我们回到上一集留下的那个问题,高转送为什么可以造就一波股价上涨?
除了噱头以外,稀释股价在博傻的体系中确实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
那就是降低了庄家拉升股价的成本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庄家要把股价拉上去,并不需要高价买下所有股票,只要高价买下一部分股票就足以带给市场涨价的信心。
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个股票,总共只发行1股,这一股100块钱。 庄家要拉升10%的股价,需要花110块钱去买这个股票,这样市场上就会显示股票成交价上涨了10%。 如果送股后,变成2股,每股价格变成50块钱
这时候庄家要拉升10%,只需要花55块钱去买其中的1股就可以。市场一样会显示股票的成交价上涨了10%。
同样的原理,公司炒高自己估值的成本也一样降低了。
我只需要花更少的钱,就能把公司的股价炒高,公司股价一炒高,公司估值就上升了。
拉升股价对大家都有好处,那么既然送股后拉升股价的成本会降低,散户就有理由期待大佬会在送股之后拉升一把。
于是高转送的信息一出,大家一拥而上…… 当然实际效果往往是利好提前兑现,还没开始送股呢,价格就已经炒到天上去了。 照你这么说,所有的股价拉升都是为了骗散户了呗? 也不完全是这样~ 有一种股价上涨,是为了满足公司自身某种需求的上涨。是上市公司在主动操纵自己的股价,这个行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市值管理。 对于散户来说,就出现了一种根据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手腕来操作个股的流派-----资本运作流 资本运作流是这个市场里真正可以赚到钱的流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