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驯鹿毫无意义的死去,涅涅茨人也会如此

 颐源书屋 2017-11-18


Nenets, Life in Shadow

阴影下的涅涅茨人


世界各地的游牧部族都在尽力去适应某种适于他们的现代生活,涅涅茨人也尝试了,却没有找到。



文、图 | Kate Humble,编辑整理 | 他者others


亚马尔半岛(Yamal)位于荒野深处,西伯利亚西北,亚欧分界线的东北,深入北极圈内,是俄罗斯的最外围。它的面积是法国的1.5倍,是俄罗斯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地方。


这里没有树木,阳光打在原始的、一望无际的雪地上,很容易造成雪盲。涅涅茨驯鹿牧人和他们的雪橇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他们和自己的驯鹿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如今还有一万名游牧民和大约三十万头驯鹿在这片冻原上迁徙。

 

在许多原住民文化中都能发现,他们尽管久久生活于自己的土地上,却总能恰如其分、仿佛外人一般为他们的地盘命名。纳米比亚生活在Opuwo镇的原住民称自己的家园是“直到此地,便无更远之处”。“亚马尔”在涅涅茨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边缘。亚马尔半岛在地理上确实如此,另外,它也伫立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冬季迁徙途中的涅涅茨人

 

冬天,亚马尔半岛气温低至-30℃以下,寒风刺骨。对工业社会的人来说,很难想象如何在这里生存,更难想象为何有人选择在这里生活。

Kill Your Own Soul

杀死自己的灵魂

 

和世界上许多地方一样,亚马尔半岛的冰原因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飞速变化着。2013年的冬季气温异常高,造成上万驯鹿死亡。这是灾难性的。

 

对涅涅茨人传统生活的威胁不仅来自气温升高,半岛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储备之多被称为俄罗斯“战略性石油天然气储备区”。工业就此来到这片土地。现代化的触角迅速深入,涅涅茨人的迁徙路线被铁路、天然气开采厂打断。给原住民的损失补贴是每个成年人每月20磅,并资助所有冻原上的建设,包括电信、定居点的建立以及医疗设施。

深入亚马尔半岛的方式之一就是乘坐巨型六轮车


北极圈上的城市萨列哈尔德(Salekhard)再往北,靠近铁路的地方有些怪异的商贸点,这里也是俄罗斯天然气厂的维修站、停靠点,附近也有驯鹿宰杀点,是当局为了减少驯鹿数量而设立的。如今在整个半岛,这样的宰杀点不在少数。

 

近几年,许多涅涅茨人被迫放弃游牧生活,其中有些人就不得不到这些宰杀点工作。说起2013年的那场灾害,许多人依旧心碎不已。Kate Humble 2015年为 BBC 拍摄纪录片《Living With Nomads》(与游牧部族同住)时遇到了在宰杀点工作的涅涅茨人。不少驯鹿牧人说起往事仍然面色凝重,泪水滑过长着冻疮的脸颊。他们哀悼自己的失去,驯鹿、生活方式,还有灵魂。


“那年气温上升,雪地上结了两层冰,驯鹿根本吃不到草。”

“太无望了,驯鹿根本没东西吃。它们平白无故、毫无意义地死去。如果我的驯鹿还活着,我就不会来这里。没有驯鹿,去任何地方都得步行,如果我没有带着木柴回到帐篷,家人就会挨冻。”

“冬天一结束,我就赶紧步行到这里想找一份工作。现在我已经在宰杀点工作三个月了,工作就是杀驯鹿,没别的。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我没法再继续了,我的内心、我的身体、我的灵魂都和驯鹿同在。这里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

围捕驯鹿


这样让人心碎的故事在冻原一再被重复。据统计,2013年死了1.5万头驯鹿,60户家庭因此变得一无所有。有的涅涅茨人失去驯鹿后不久就自杀了。


如今负责杀驯鹿的正是这些曾与驯鹿日夜和谐共处的牧人。这项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彻底击溃了他们,完全可以说,在灵魂上他们仍旧与驯鹿同存共生。

 

涅涅茨人面对现状,他们的看法再次加重了心碎:“我们中有人改用雪地摩托时,就有了罪恶,因为我们用驯鹿换取摩托。现在要遭受这些苦,就是自作自受。”


 Winter Migration

冬季迁徙

 

涅涅茨人理解这片冻原,理解他们的驯鹿和狗。他们认为“驯鹿就是一切,如果它们消失了,我们也就消失了”。

 

冬日迁徙前,驯鹿牧人也会到商贸点卖掉一些鹿,这些驯鹿也会被宰杀。牧人用它们的皮毛制成衣物,肉卖到市场上,得到的钱用于制备迁徙所需物资。这些驯鹿的死对牧人来说意味着又一年的生存,他们心存感激。


在驯鹿皮帐篷内


涅涅茨人夏季的迁徙旅途一般从四月开始,这段历程很少被人谈论,或许是因为那时不够艰难,不足挂齿。也或许,只有在冬天,在冰天雪地中钻进覆盖着驯鹿皮的涅涅茨人帐篷,才能对这些游牧部族的生活本质有惊鸿一瞥。

 

迁徙途中,牧人也会在没有肉食的情况下杀死特定驯鹿,一般是雄鹿。鹿肉是涅涅茨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一头驯鹿可以让一户人家过上一个月。他们生食刚被宰杀的鹿肉,在鹿血里撒上盐直饮。对他们来说,最棒的待遇就是直接食用仍旧温暖的生驯鹿肝。也因这样的生食习惯,他们曾被现代媒体称为野人,甚至是吸血鬼。

 

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依赖驯鹿,它们是食物、衣物的来源,是交通工具,是信仰,也在商贸中不可或缺。世世代代以来,牧人迁徙路线也完全跟随驯鹿寻找牧草的脚步。

迁徙途中


然而在今天,就算是依然坚持过传统生活的涅涅茨人,其迁徙路线也有了微妙的改变。影响他们判断扎营位置的,除了驯鹿的牧草以外,还有手机信号。“我们会考虑哪里的信号更好,因此迁徙路线已与祖父辈的有所不同,他们会深入更北方。过去的日子比现在艰难多了,族人老得很快。”涅涅茨人 Natasha 坦率地承认。

 

基本上他们的冬季迁徙路线长一千公里,每过几天就走一段,几户有亲友关系的人家一块儿走,互相照应。他们的帐篷用木桩搭成,用驯鹿皮覆盖,便于迁徙。极寒的冬日,他们穿着驯鹿皮制的衣服,生食鹿肉和鱼,以大量摄入蛋白质。

准备冻鹿肉


涅涅茨人也捕鱼为生,或彼此间用鹿肉交换鱼肉。现在道路打通,他们常常问经过的商贩购买。他们相信多吃鱼会使人年轻,吃鹿肉会让人老成。

 

迁徙的日子是光线亮丽的,雪橇上挂着装饰,铺上编织毯,驯鹿身上绑着铃铛,还有一代代传下来的古老饰物,有些甚至是用猛犸象牙制成的。他们在鄂毕河(Ob River)下游找到猛犸象牙,制成迁徙饰物传给下一代。据说猛犸象牙至今都不算难找,重要的是,饰品是从祖辈那里传下来的。

 

涅涅茨人认为女人踩到绳子、雪橇木杆和男人的靴子都会带来厄运,对家人和畜群造成伤害。迁徙途中到处都是绳索和木杆,女人必须绕行或挪开它们。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踩到用于套驯鹿的绳索,否则这家的牧人就再也抓不到鹿了。

依然过着传统放牧生活的涅涅茨人


这些都是涅涅茨人相信万物有灵的痕迹,女孩成为女人时,她们就和灵力相连了,因此踩到套索是毁灭性的。


Ultimate Choice

选择、抉择

 

涅涅茨人认为毁灭他们的是灵力,实际的现实因素其实复杂多了。

 

俄罗斯政府为涅涅茨孩子提供免费教育,家人在冻原上迁徙时,孩子们就过着寄宿学校的生活,7岁起他们就要离开父母亲的帐篷,去水泥楼里上学。每年12月24日后再回到冻原上度过假期。

 

提起教育,涅涅茨人的情感是纠结的。尽管老一代认为在冻原上的生活不错,这是他们的根,也离不开驯鹿,但他们仍然希望孩子能受到比自己更好的教育,有机会上大学,成为医生等等。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选择,当然,也为他们的最终去留选择纠结着。

没人知道涅涅茨人的未来到底会怎样


但涅涅茨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真的会有这样的选择吗?还是在他们有机会选择前,一切就已经被天然气开采和气温变化给毁了?

 

如果选择的是外面的世界,那涅涅茨孩子是否还有选择重新回到这里?

 

没人知道答案。

 

涅涅茨人的生活艰难,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北极圈深处的冻原里、西伯利亚的大自然令人生畏,更是因为生活本身岌岌可危。

 

驯鹿和牧人间的联系构成涅涅茨人的灵魂,正是这样的关系使两者可以在西伯利亚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事实上他们不仅得以生存,甚至可以说是过上了令人羡慕的、成功的生活。

涅涅茨人帐篷背后,正有火车呼啸而过


半岛大部分地区都藏有天然气,几户游牧人家阻挡不了庞大的发展大军。世界各地的游牧部族都在尽力去适应某种适于他们的现代生活,涅涅茨人也尝试了,却没有找到。外来世界的影响太过强大,正在大口大口吞噬他们。

 

没人知道涅涅茨人的未来会怎样,而这份未知则为生存本身蒙上了悲伤的影子。




Kate Humble(中)


BBC 主持人,拍过多部纪录片。在南威尔士拥有自己的农场,不拍片时就在家豢养不少动物,也在农场开设一些与自然、畜牧有关的课程。




若非授权转载(你为什么要走这种歪路)一律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