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塔》教学设计

 吴晓蒙的图书馆 2017-11-19
  
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明德小学 吴晓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会认“漱,惬”等6个生字。联系课文重点词句,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在积累语言的基础上,活用语言,达到语言的有效积淀。

  一、问答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出去旅游吗?你们都是怎么去的呢?

  一、在对比中反思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 默读阅读提示。

  (2)认真读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课文的条理。

  2、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快读课文,讨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如:自理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生存能力强、有责任感等)

  4、细读课文,圈圈画画,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乌塔的独立与自主?

  A 、在品味语言中凸显小女孩性格特点。

  着重通过研读8、9自然段中乌塔的语言来感受小女孩的独立自强。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楚,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14岁就能对生活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充分体现她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B、在行为对比中突出小女孩性格特点。

  一是乌塔的行为与作者行为的对比:作者的“筋疲力尽”、“匆匆洗漱”和乌塔的“惬意地趴在床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进行对比。

  二是乌塔的行为与中国孩子的对比:中国孩子的电视、图书、游乐园和乌塔的独自大游欧洲一定能激起学生心灵的碰撞,在对比中重点突出乌塔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略读课文,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同时承担起进行单元训练的任务。因此,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总体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行为与乌塔进行对比,通过品味乌塔的语言感受她的独立自主与坚持不懈,使小乌塔独立自主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凸显。】

  二、在辩论中提升

  1、在读懂课文,理解乌塔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之后,让学生就学习课文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自己的见解,重点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

  2、提炼正反方的观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正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自由自在,既增长见识,又锻炼了能力,两全其美!

  反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既不安全,又会让家人担惊受怕,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没有大人陪伴下的旅游只属纯玩,毫无增长知识之义。

  3、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引导辩论双方从课文中寻找依据大胆发言。应注意的是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展开辩论。并通过辩论积累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如:正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反驳

  ①她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②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③她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

  家里陪小孩玩。

  在经历旅游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理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有责任感、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小乌塔。如果是爸爸妈妈带她旅游的话,她只能是一个跟在爸爸妈妈身后的小公主。……

  反方主要从安全角度进行展开:

  ①小孩子一个人外出多不安全呀!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呢?

  ②小孩子一个人外出,父母会多么担心,她们在家里会寝食难安的!……

  4、综合辩论双方观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向乌塔学习什么?

  ①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行与乌塔及乌塔的父母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学习乌塔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②结合课前搜集的国内外历史上独立自主、有个性的名人故事畅谈感受。

  【通过激烈的辩论使学生在原有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内化语言,并学会迁移运用,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得到升华。在总结提升时,需要注意的是,鉴于中国和德国国情的不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事、身边的事时时留意、处处磨炼。】

  三、在生活中拓展

  1、安排课外活动:我行我素——独自出行记

  提示:活动的范围先确定在“家乡”这一小范围,活动中可以聘请家长、老师同时参加,以小组的形式,尝试自行设计外出路线,自行安排外出设备,自行准备外出经费,设身处地地体验乌塔的感受。

  2、与父母同写:《读后想到的》。

  提示:回家请父母读一读《乌塔》,然后让学生把课上讨论的情况讲给父母听,并请父母和孩子一起写写读后体会。

  3、小调查: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语文源自于生活,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养着独自自主的生活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