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药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古诗词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词中的中医药,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诗词的优美韵律完美结合,既便于记忆,也体现了“儒医”的文化底蕴。 古诗中的中药 满庭芳.静夜思 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读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走进晚唐名家 《答鄙阳客药名诗》 唐/张籍 江皋岁暮相逢地, 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 心中万事喜君知。 诗歌表达了诗人与“鄙阳客”的深厚友情,江皋岁暮,是相逢的地点与时间,万事君知,喜的是世上有知音,纵使分离,也不觉寂寞。诗歌嵌入药名地黄、半夏、栀(知)子、桂心、使君子(喜君知)。 晚唐时期皮日休、陆龟蒙二人的药名诗更是发展出药名联句诗,这样的技巧增添了诗作的含蓄、智思和趣味,增强了诗和读者一的双向互动对话,代表了唐代药名诗的发展高度。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 ①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 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 ② 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③ 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上述诗中亦提到滑石、甘草、景天、野葛、当归、钩藤等多种药物。中药学的发展使得中药词汇变得非常丰富,包罗万象。 中药与情诗 清代褚人获编的《坚瓠集》中载有两封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书,亦通篇皆用药名。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其夫给妻的回信道: 最后小编再告诉你一封有几十味中药组成的情诗,你能看出几种呢? 策海马,执虎杖。 ![]() |
|